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AI赋能科学教育:校本课程深度融合创新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AI赋能科学教育:校本课程深度融合创新

引用
1
来源
1.
http://cspa-bs.com/nd.jsp?fromColId=2&id=2433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当前教育体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相关知识和技能。为此,多地中小学已启动“人工智能校本课程建设与实施”项目,旨在融合技术理论与实践,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广州珠海外国语实验中学:互联网+未来教育,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2024学年,学校正式成立数理与科技创新研究小组,并积极引进高端教育资源。以“互联网+未来教育”为联结点,学校整合了“人工智能未来课程”与“腾讯微信小程序教育平台”等多个项目资源,旨在深化数理特色课程建设,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学校向数理特色示范校发展。同时,学校探索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广泛而深入的数理与科技学科体验,助力他们在该领域实现更全面的发展。

学校已构建起一套完善的课程培养体系,以满足双一流大学自主招生及强基计划的能力需求,并确保了师资、培育目标及制度的全方位保障。此课程体系在AI教学中融入了多元化教学模式,不仅包含传统课堂讲授,还涉及实训与项目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际应用场景,实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与思维、现实与未来的深度融合,引导学生将创意变为现实,激发其创新意识,鼓励其进行创新实践。

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信息化工程建设,深化数字化学习模式,并专注于数理特长与科技的研究与实践,致力于构建大数据与学校管理、教育课程研发深度融合的未来智慧教育新体系,以实现教育减负增效。学校荣获“广东省信息化中心学校”“广东省人工智能技术试点学校”等称号,并被评为“广州市教育系统先进单位”“广州市深度教学改革试点学校”,教育数字化取得显著成效,共同打造了网格化、数字化、个性化的智慧校园典范,为学校教育注入新技术、新理念和新动力。

上海市普教院附中:五大前沿课程,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学校正积极推进教学管理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在此背景下,学校特别设计了五大前沿课程:七年级必修的《青少年人工智能》地方课程,以及选修的《AI创新思维》《航天与人工智能探索》《少年科学营:脑洞大开》和《智能伙伴:了解智能体》校本课程。这些课程的推出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还为他们提供了与未来职业发展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科技与创新领域的热情。

《AI创新思维》课程秉承学生中心理念,注重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激励学生针对实际问题提出创新方案。这既符合教育改革方向,也满足国家对未来人才的需求,旨在通过培养创意逻辑思维,提升学生在学术、职业及生活中的适应力与竞争力。

《航天与人工智能》课程融合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多学科知识,结合传感器技术、编程技术、人工智能及3D设计等现代技术,通过设计和制作创新卫星,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学科知识,提升科技素养。此课程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脑洞探秘少年科学营》课程揭秘大脑奥秘,激发脑科学兴趣。通过科普讲解与动手实践,增强认知与情绪管理,培养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

《青少年人工智能》课程依据《青少年人工智能能力发展指南》,致力于全面增强学生AI素养。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聚焦AI核心素养,提炼关键概念,融合最新成果,体现时代特色。它注重方法与实践结合,通过多元AI应用案例,鼓励学生运用智能化平台,倡导跨学科学习,培养解决AI技术问题的能力。

《我们的智能伙伴:智能体》课程旨在掌握智能体概念,通过实践拓展AI应用。学生将学习插件、工作流等工具,掌握CPS问题解决流程。课程鼓励构建智能体,实现创意或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展示交流,模拟路演,以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技能。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扎根课标,人工智能赋能科学课程

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严格执行2022年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构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根-叶-花”科学体系。该体系将AI融入科学课程,利用AI互动性高效推进国家“根”课程,借其趣味性多元开发校本“叶”课程,并巧用其生成性高质量实施个体强基“花”课程。

2022年4月,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将“信息技术”更名为“信息科技”,强调“科”“技”并重,以适应数字时代的新要求。为此,学校引进了科学课程与信息科技课程的AI辅助教学平台。科学平台涵盖丰富教学资源、备授课系统、实践作业及学情分析等功能,其“奇思妙问”AI虚拟问答能实时解答学生疑问,且支持切换虚拟人形象,既便捷又有趣,为科学学习提供了有力支持。

拓展课堂:数智创客升级智慧农场

学校引导学生体验传统农业劳作,感受传统技艺的独特魅力与古人的高超技艺。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实践认识传感器应用,收集土壤、环境湿度及植物水分需求数据,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远程智能灌溉。学校还开设科技种植社团,组织探究小组,进行生物栽培、养殖等研究性学习,培养科学精神,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此外,师生共建小型水过滤系统,结合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提供水质过滤可视化流程,并为校园动植物提供优质水源。学校还融合科学、信息技术推出“新竹气象”播报,提供即时天气预报。并改造传统器具,开发应用程序,进行农产品加工,展现新质农业前景。

综合改革:数字画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