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知识大全:从产地到鉴定的全面指南
水晶知识大全:从产地到鉴定的全面指南
水晶,这种透明的石英晶体,以其纯净的质地和丰富的色彩,自古以来就备受人们的喜爱。从紫水晶到黄水晶,从烟晶到粉晶,每一种水晶都有其独特的魅力。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水晶的产地、种类以及如何鉴定水晶的真假,带您走进这个晶莹剔透的宝石世界。
水晶的产地
水晶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主要分布在巴西、马达加斯加、印度、美国、俄罗斯、莫桑比克、瑞士、匈牙利、日本等。
我国的优质水晶主要产于江苏,其中以东海最为著名,被称为“水晶之乡”,此外,海南、新疆、广西、广东、内蒙古、青海、云南、山东、山西和四川也是高品质水晶的产地。
水晶的种类
水晶的种类繁多,宝石业界通常按其颜色和内部包裹体进行分类。
按颜色分类
白水晶:无色透明的石英晶体通常被称为白水晶。
紫水晶:是一种呈淡紫色、浓紫色或葡萄紫色的透明石英晶体。如葡萄般的紫色是由于水晶中含微量铁及锰元素所致。
- 烟晶:是指带有棕褐色色调的水晶,墨晶和茶晶可归于烟晶的类别中,只是颜色深浅不一,色深者为墨晶,色浅者为茶晶。
- 黄水晶:有金黄色、橙黄色、棕黄色、淡黄色水晶的统称。英语中称为“Citrine”,意思即柠檬,是说这种晶体色调接近柠檬色。
粉水晶:简称粉晶,也叫芙蓉石。芙蓉石被西方誉为爱情之石。粉晶原石大多为块状,产于各地伟晶岩中,生长在上层的质地比较好。粉晶因内含有微量的锰和钛元素而形成粉红色,颜色鲜嫩可爱。
红水晶:是淡红到火红色的石英,红色是因其含氧化铁和氧化钛所致。
按内含物分类
- 发晶:晶体内含有针状、发状、丝状矿物包裹体的水晶称为发晶。晶体含金红石包裹体时发丝常呈金黄、褐红等色,称为金发;含电气石时发丝常呈灰黑色,称为黑发;含阳起石时发丝常呈灰绿色,称为绿发晶。
- 石英猫眼:是水晶中含有一组平行排列的纤维状包裹体如石棉纤维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猫眼效应,称为石英猫眼。
- 星光水晶:是水晶中含有两组以上定向排列的针状、纤维状包裹体时,其弧面形宝石表面可显示星光效应,一般为六射星光。
- 幽灵水晶:指在水晶的生长过程中,包含了不同颜色的火山泥等矿物质,由于这些包裹体分布无固定模式,故会出现各种各样、千姿百态的“幽灵”,因此得名。通常在通透的白水晶、黄水晶或茶晶里,浮现如云雾、水草、旋涡甚至金字塔等天然异象。内含物颜色为绿色的则称为绿幽灵水晶,同样道理,因火山泥颜色的改变,也会形成红幽灵、白幽灵、紫幽灵、灰幽灵水晶等。
- 草莓水晶:是内部含有红色铁质包裹体的水晶,这些包裹体可以是针铁矿或纤铁矿。草莓水晶是近年来才被发现的新品种。
- 彩虹水晶:是一种含有细小气泡或液体充填裂隙的水晶,裂隙通过涉光产生彩虹光芒。
- 水胆水晶:晶体的内部含有肉眼可见的大片液态包裹体的透明水晶被称作水胆水晶。某些水胆水晶在摇晃时,还能看到液体的滚动。
如何鉴定水晶的真假
水晶与玻璃仿制品的鉴定
看颜色:水晶颜色丰富,但绿、蓝少见,当见到此类颜色的水晶时要考虑是否为玻璃仿制品。
触摸法:水晶为晶体,传热较快,玻璃是非晶质体,传热较慢。因此用手触摸样品,水晶有一种冰凉感,而玻璃则有温感。
硬度法:水晶摩氏硬度为7,玻璃摩氏硬度通常为5.5左右,可通过观察刻面棱线的尖锐程度进行鉴别,棱线尖锐者为水晶,棱线相对粗糙或多有断口者是玻璃。
用直线检测:由于水晶具有双折射,将水晶放在一根直线上,人眼透过水晶能看到直线的双影。此外,根据不同水晶种类(如发晶、幽灵水晶、草莓水晶、彩虹水晶等)的特点也可快速进行鉴定。
水晶与合成水晶、相似宝石的鉴定
与水晶相似的宝石主要有托帕石、碧玺、尖晶石、萤石等,此外还有合成水晶与水晶相仿,可以根据其光性、折射率、相对密度、摩氏硬度、包裹体等特征区分。
托帕石、碧玺与水晶都是非均质体,摩氏硬度也接近,可依据托帕石、碧玺的折射率和相对密度均高于水晶的特征进行鉴别;尖石、萤石均为均质体,可利用宝石偏光镜及硬度的差异将其与水晶区分开来;合成水晶的外观和物理性质均与天然水晶基本相同,但其内部往往非常干净,通常颜色鲜艳均匀度高于天然水晶,缺少水晶特有的天然矿物包裹体,偶见双晶也与天然水晶中的道芬双晶、巴西双晶大不相同。
优化、处理水晶的鉴定
彩色水晶相对于无色水晶较为稀少,所以目前市场上有一部分彩色水晶是经过优化处理的产品。通常水晶的优化处理方法主要有热处理、染色和覆膜处理等几种。
热处理可将某些非常暗的紫晶变浅或控制温度转变为黄晶和绿水晶;有些烟晶则转变成带绿色调的黄色水晶。
天然的水晶为晶体宝石,无法被染色,染色水晶颜色多沿着水晶裂隙沉积,颜色呈不规则网状结构。
覆膜水晶表面会产生各种颜色晕彩,由膜层的不同厚度和颜色导致,这些特征在天然水晶中非常罕见。
本文原文来自圆润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