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6 种中成药全解析
治疗过敏性鼻炎的 6 种中成药全解析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部疾病,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如鼻塞、流涕、打喷嚏等。在中医治疗领域,有不少不含激素成分的中成药发挥着显著疗效。
金匮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作为经典名方,在过敏性鼻炎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作用。正如前文所述,其组方严谨,熟附子温肾壮阳,桂枝助附子温通经脉,熟地黄、山茱萸滋补肝肾,山药补脾益气,泽泻、丹皮清泻以防滋腻温燥。现代研究表明,其中的地黄、附子、山茱萸、桂枝、茯苓、丹皮均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于过敏性鼻炎属肾阳虚证型者,其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肺脏,鼻窍失于温养而发为诸症。金匮肾气丸通过温补肾阳,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改善鼻部的通气功能,减少流涕、喷嚏等症状,从根本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失衡状态,从而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复发,使患者在季节交替或接触过敏原时,鼻部症状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明显降低。
玉屏风散颗粒
玉屏风散颗粒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黄芪大补肺脾之气,为固表之要药;白术健脾益气,助黄芪加强补气之力;防风祛风解表。三者配伍,黄芪得防风则祛邪而不伤正,得白术则补脾而固表。现代药理研究显示,玉屏风散颗粒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正气,抵御外邪侵袭。对于肺脾气虚型过敏性鼻炎患者,常表现为鼻痒、喷嚏连连、清涕不止、自汗、易感冒等症状,玉屏风散颗粒能够补肺健脾,固表御风,减少过敏性鼻炎的发作次数,缓解发作时的症状,并且长期服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提高整体的抗病能力。
通窍鼻炎片
通窍鼻炎片包含苍耳子(炒)、防风、黄芪、白芷、辛夷、白术(炒)、薄荷等成分。苍耳子、辛夷具有散风寒、通鼻窍之效,是治疗鼻病的要药;防风祛风解表,黄芪、白术补气固表,白芷散寒止痛、通窍,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诸药合用,共奏散风固表、宣肺通窍之功。药理研究表明,其能减轻鼻腔黏膜的炎症反应,改善鼻腔的通气和引流。适用于风热蕴肺、表虚不固所致的过敏性鼻炎,症见鼻塞时轻时重、鼻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等。通窍鼻炎片可有效缓解过敏性鼻炎患者的鼻部不适,促进鼻腔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较高,无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
辛芩颗粒
辛芩颗粒主要由细辛、黄芩、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黄芪、白术、桂枝、石菖蒲等组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苍耳子祛风散寒通窍,黄芩清热燥湿,黄芪、白术补气固表,桂枝温通经脉,石菖蒲化湿开窍。全方既能疏风散邪,又能益气固表。现代研究发现,辛芩颗粒具有抗过敏、抗炎等作用,能够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减轻鼻黏膜的水肿和炎症。对于过敏性鼻炎尤其是肺气不足、风邪外袭型效果显著,患者常见鼻痒、喷嚏、流清涕、易感冒等表现,服用辛芩颗粒后可显著改善鼻部症状,增强机体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鼻炎康片
鼻炎康片含有广藿香、苍耳子、鹅不食草、野菊花、黄芩、麻黄、当归、猪胆汁、薄荷油、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其中马来酸氯苯那敏为西药成分,但其在整个配方中占比较小且作用协同)。广藿香芳香化湿,苍耳子、鹅不食草通鼻窍,野菊花、黄芩清热解毒,麻黄宣肺平喘,当归养血活血,猪胆汁清热泻火,薄荷油清凉通窍。鼻炎康片具有清热解毒、宣肺通窍、消肿止痛的功效。药理研究显示,它能抑制多种炎症因子,减轻鼻黏膜炎症,对过敏性鼻炎引起的鼻塞、流涕、喷嚏、鼻痒等症状有明显缓解作用。适用于风邪蕴肺所致的急、慢性鼻炎及过敏性鼻炎,在改善鼻部症状的同时,可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鼻炎的复发。
香菊胶囊
香菊胶囊由化香树果序(除去种子)、夏枯草、野菊花、黄芪、辛夷、防风、白芷、甘草、川芎等组成。化香树果序、夏枯草、野菊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黄芪补气固表,辛夷、防风、白芷祛风通窍,甘草调和诸药,川芎活血行气。全方具有辛散祛风、清热通窍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香菊胶囊可调节机体免疫,抑制鼻黏膜的炎症反应,促进鼻黏膜的修复。对于过敏性鼻炎属肺经风热及胆腑郁热证型者,表现为鼻塞、涕黄、嗅觉减退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有效减轻鼻黏膜的充血、水肿,改善鼻腔的通气功能,且长期服用有助于提高机体的抵抗力,降低过敏性鼻炎的复发率。
在使用这些中成药治疗过敏性鼻炎时,需遵循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等综合判断证型,合理选用药物。同时,患者还应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以提高治疗效果,更好地控制过敏性鼻炎这一恼人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