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湿热中阻:中医病理状态的成因、症状与治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湿热中阻:中医病理状态的成因、症状与治疗

引用
1
来源
1.
https://m.mfk.com/article/2675376.shtml

湿热中阻是中医中常见的病理状态之一,主要表现为脾胃功能失常。本文将详细阐述湿热中阻的成因、症状、机理及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病症。

湿热中阻是指湿热邪气阻滞于中焦脾胃,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失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湿热中阻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如嗜食肥甘厚味、辛辣之品,或饮酒过度等,导致湿热内生,蕴结中焦。患者常见脘腹痞闷胀满,恶心呕吐,纳呆,口苦口黏,渴不多饮,肢体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湿热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升降功能,导致气机不畅,出现脘腹痞闷等症状;湿热上蒸,则口苦口黏;湿邪困脾,运化失职,故纳呆、恶心呕吐、大便溏泄不爽;热邪伤津,则口渴但不多饮;湿热下注,可见小便短黄;肢体困重为湿邪内阻之象;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之征。

治疗以清热化湿为主,同时兼顾调理脾胃功能。常用的方剂有连朴饮、甘露消毒丹等。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意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劳累和情志不畅。

湿热中阻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病症,对其进行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非常重要。同时,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有效预防湿热中阻的发生。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