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贡菜:从皇家贡品到乡村振兴“金钥匙”
大理贡菜:从皇家贡品到乡村振兴“金钥匙”
清明时节,大理的贡菜迎来了丰收季。这种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特色农产品,不仅口感爽脆,更承载着大理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从隋唐时期的夜市小吃到清朝的"皇室严选",贡菜见证了大理的风花雪月,如今更是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贡菜,又名苔干、响菜、山蜇、苔菜,至今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在古代是进贡朝廷的,所以叫贡菜。近年来,贡菜是当之无愧的火锅店"顶流",在全国各地拥有众多忠实拥趸。除了做火锅,炒着吃、做酱菜、拌凉菜也是一绝。
在大理的山水间、坝子里,贡菜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更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传奇。贡菜生长周期短,从移栽到采收只需80至90天,属于典型的"短平快"。若冬日播种贡菜,清明前便可收获。
大理州宾川县因其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的独特气候条件,成为了大理州贡菜的主要产区之一。近年来,这些生态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青睐。
贡菜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首先,需要将莴苣的叶片薅光,独留根茎部分。接着,用镰刀削掉底部老根,为方便后期挂晒晾干。随后,用特制刨刀,以巧劲儿刨去根茎上的老皮。再根据茎的粗细来刨苔条,直线切成三刀四片,贡菜也就初具雏形了。
最后选个风和日丽的晴朗天,让苔条齐整悬挂好来场日光浴,八成干时扎成小捆儿,移入室内继续吹吹风。彻底风干后,剔除掉发霉的苔条,即可打包运往各地餐桌啦。
经过以上五个步骤加工后的莴笋,内部成分和组织结构皆发生了变化,失水皱缩、韧度增加。相比新鲜的"苔干",干制后的贡菜吃起来更为脆韧,久煮不面、不碎,不会变软,而是响脆有声,嚼起来自带"咯吱咯吱"音效,口感更好。
贡菜浑身都是宝,除了吃掉的部分,茎头晒干后出售,削下的皮可以喂养猪和牛。同时,由于贡菜生长周期短,很便于进行套作,在蔬果之乡宾川,很快就推广开来,成为促进产业发展、鼓起群众"钱袋子"的利器,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创收。
依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的立体气候优势,大理宾川出产的贡菜色泽鲜绿、口感清脆,上市早供应期长,食用价值极高,深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通过合理布局种植结构,宾川县积极在坝区推广"葡萄+贡菜",在山区推广"核桃+贡菜""烤烟+贡菜"等间作套种模式,将"闲田"变为"钱田"。通过培植优先采购本地生产的贡菜本地企业,从信息、资金、技术、助销等方面给予支持,打造山区生态贡菜品牌。
2023年,宾川全县种植青笋12万亩,亩产贡菜125公斤,产值约6.8亿元。除此之外,劳动密集型的贡菜产业不仅助农增收,也能带动务工促进就业,每亩初加工环节均需30个工左右,按每人120元计算,每亩劳务收入约为3600元,全县贡菜初加工环节可实现劳动力收入达3亿元左右。
在每年冬春时节,形成了"家家削莴笋、户户晒笋干"的忙碌景象,将"冬闲"变成了实实在在的"冬忙"。如今,宾川县不断引导贡菜产业朝着"精、特、绿"的方向良性发展,打造"精品贡菜"品牌,将农产品变成商品,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带动贡菜产业的升级发展。
他们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开展电商技能培训5场次,涌现出拥有34.6万粉丝的"云南贡菜哥"等短视频博主,培育"二逗先生"等电商龙头企业,构建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营销体系,使得贡菜的销售更加便捷高效。
截至目前,全县从事蔬菜产业经营主体达2333个,活跃在全县的贡菜收购商3000多人,将宾川贡菜销往港澳台、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甚至出口海外。
小小贡菜,成为解锁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绿钥匙"。近年来,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助农增收这个核心,进一步引导贡菜产业走好"种植-加工-销售"健康发展之路,抓实做好贡菜"土特产"文章。
2023年12月22日,大理州印发《大理州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方案中明确了发展目标:全州将以宾川县为主要布局区,祥云县、巍山县、洱源县等县(市)为带动发展区,通过建设1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10个标准化示范初加工厂,培育5个1亿元以上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其中,1个10亿元以上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建设1个贡菜专业市场,组建1个贡菜产业协会,建设1个贡菜繁育种基地,完善工作机制和保障措施,力争到2025年全州贡菜种植面积达50万亩(其中,净种面积20万亩,套种面积30万亩)。
洱源县开展贡菜种植技术培训
在宾川县,成立"大理州贡菜产业协会",开展贡菜产业行业自律,联合推动贡菜产业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建设,推进贡菜产业市场建设与市场开发,协同推进贡菜产业发展。按照一个产业、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组、一个推进方案的工作机制,成立大理州贡菜产业发展工作专班和专家组,对全州贡菜产业发展进行统筹安排和研究决策,负责指导县(市)做好贡菜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大理州农科院农技站相关技术人员到洱源县现场指导
大理州农科院成立大理州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技术专家组,负责对全州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开展全产业链技术指导服务工作。科技服务产业最后"一公里"的距离逐步缩短。
大理州农科院组织专业团队到宾川县拉乌乡新田村送技术、送肥料
州级工作专班建立贡菜产业统筹调度工作机制,把贡菜产业的招商引资、种植基地规划布局、龙头企业培育、加工设施设备技改、市场建设、产品质量认证和出台、人才培养等列入主要工作内容,动态掌握全州贡菜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定期或不定期调度方式,督促指导各县(市)贡菜产业发展工作,适时通报贡菜产业工作推进情况,全力推进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
贡菜不仅是大理的一张名片,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挂图作战" +精准发力,大理州贡菜产业高质量发展正如火如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