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为何必须去龙宫找兵器?
孙悟空为何必须去龙宫找兵器?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为了寻找趁手的兵器,前往了东海龙宫。这一情节中有个重要的文化背景,那就是蕴含着古代人们对龙宫的特有认识,即“龙宫多宝”。
孙悟空在东海龙宫试用了几件兵器,发现都不怎么趁手,龙王说:“上仙,我宫中只有这根戟(古代一种兵器)最重了,再没有什么其他兵器了。”结果孙悟空笑着引用了一句谚语:“古人云:愁海龙王没宝哩!”意思是,古人都说了,龙宫拥有无尽的珍宝!你再找找,肯定还有别的,你就被谦虚了,别骗我了。
我们再看《红楼梦》中的一句话,护官符上写道:“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东海龙王,你有的,金陵王家有,你没有的,金陵王家也有,你要是缺少白玉床,可以来找王家借,这就是用“多宝”的龙王来衬托金陵王家的富贵,连多宝的龙王都不如王家,这背后隐藏的也是古人对“龙宫多宝”的认识。
龙王在中国文化中是掌管水域的神灵,龙宫是这些龙王居住的地方,通常位于深海或湖底。由于水下世界,是人类难以触及的领域,这就有了神秘性,就像有些高山,人们上不去一样,人们就说那山上有神仙,人们对未探索的领域,总是赋予各种想象,人们到达不了的深海或者湖底,龙宫自然也就成为了人们想象的对象,成为了人们心目中奇珍异宝的汇集地。
唐代以来,流传着诸多“龙宫寻宝”的故事,如唐代《梁四公记》说:太湖之中,洞庭山南有一个一百多尺深的洞穴,有人发现这里有龙宫,有一千多条小龙卫护着,梁武帝按照杰公的方法,派人进入龙宫,从龙宫拿回来很多宝贝回来。又如唐代《宣室志》记载说:一位叫陆颙的人跟随一位胡人,拿着避水珠,进入海水中,只见二人所到之处,海水就会自动分开了数十步,鱼鳖之类都惊退离去,他们游览龙宫,进入蛟人住的地方,收获了很多珍珠和奇异的宝贝。过去中学课本中有一篇唐代的传奇《柳毅传》,柳毅帮龙女传书,洞庭君以及钱塘君为了报答柳毅,送给了他“开水犀”和“照夜玑”等宝物,这个故事实际也与“龙宫寻宝”有关。
诸如此类的故事,在古代还有很多,因此,孙悟空去龙宫找兵器,既是为了剧情需要,也反映了古代人对龙宫这一“宝库”的集体想象。孙悟空起初挑选了一些兵器,但都不满意,直到找到了如意金箍棒,才感到称心如意,这个过程不仅展示了孙悟空对强大武器的需求,也呼应了龙宫“多宝”传统观念。
总之,在古人看来,龙宫就是一个充满无限财富和奇珍异宝的地方,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的文学创作,也塑造了许多神话和传说中的冒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