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随着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废旧电路板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环保课题。传统的电路板回收装置存在粉碎效果单一、灵活性差等问题,难以满足不同类型的电路板回收需求。本文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通过创新的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实现了对电路板的灵活粉碎和高效回收。
本技术涉及电路板回收,尤其涉及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1、电路板的名称有:线路板,pcb板,铝基板,高频板,厚铜板,阻抗板,pcb,超薄线路板,超薄电路板,印刷(铜刻蚀技术)电路板等。电路板使电路迷你化、直观化,对于固定电路的批量生产和优化用电器布局起重要作用。电路板可称为印刷线路板或印刷电路板,英文名称为(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电路板由于各部分材料都具有利用价值,对废旧电路板的回收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2、在废旧电路板回收系统中,首先需要对电路板进行粉碎,但现有的粉碎辊在使用时,二者间隙固定,因此导致粉碎处的物料体积固定,当需要不同粉碎需求时,固定间隙限制了粉碎过程的灵活性,不同类型或尺寸的电路板可能需要不同程度的粉碎,但由于间隙固定,无法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调整,导致无法满足不同粉碎需求,因此需要在此针对上述问题来重新设计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所述回收箱上端呈敞口状态,所述回收箱内转动连接有两组粉碎辊,两组所述粉碎辊外壁均呈圆锥状,所述回收箱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落料斗,所述落料斗位于两组粉碎辊中心点处正上方,所述回收箱侧壁开设有落料槽,所述落料槽与回收箱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内壁固定连接有落料板,所述落料板延伸至回收箱外部。
4、优选地,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杆螺纹段上的滑块,所述滑块通过连杆与落料斗连接。
5、优选地,所述回收箱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外壁刻有刻度线,所述限位杆与滑块滑动连接。
6、优选地,所述回收箱外壁转动练级诶有两组齿轮,两组所述齿轮相互啮合,两组所述齿轮分别与其相邻的粉碎辊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回收箱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外壁呈l型,所述固定板外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输出轴与齿轮固定连接。
8、优选地,所述回收箱外壁转动连接有转把,所述转把与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粉碎辊、落料斗等装置,借助螺纹杆驱动落料斗滑动,落料斗滑动在不同位置时,两组粉碎辊之间的间距并不一致,进而可实现对电路板不同程度的粉碎,满足使用时的粉碎需求。
11、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限位杆等装置,设置的限位杆可对滑块进行限位,使落料斗滑动方向呈水平状态,而限位杆外壁刻有刻度线,在驱动落料斗滑动时,可通过观察刻度线的方式,来精确控制落料斗的位置,提高粉碎时的精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包括回收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上端呈敞口状态,所述回收箱(1)内转动连接有两组粉碎辊(11),两组所述粉碎辊(11)外壁均呈圆锥状,所述回收箱(1)内壁转动连接有螺纹杆(2),所述螺纹杆(2)通过连接机构连接有落料斗(5),所述落料斗(5)位于两组粉碎辊(11)中心点处正上方,所述回收箱(1)侧壁开设有落料槽(12),所述落料槽(12)与回收箱(1)内部连通,所述回收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落料板(10),所述落料板(10)延伸至回收箱(1)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螺纹连接在螺纹杆(2)螺纹段上的滑块(4),所述滑块(4)通过连杆与落料斗(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杆(3),所述限位杆(3)外壁刻有刻度线,所述限位杆(3)与滑块(4)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外壁转动练级诶有两组齿轮(7),两组所述齿轮(7)相互啮合,两组所述齿轮(7)分别与其相邻的粉碎辊(1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板(8),所述固定板(8)外壁呈l型,所述固定板(8)外壁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9),所述伺服电机(9)输出轴与齿轮(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废旧电路板资源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箱(1)外壁转动连接有转把(6),所述转把(6)与螺纹杆(2)同轴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涛,臧玉萍,付长随,高树春,宋连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龙鑫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520
技术公布日:2025/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