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王家卫谈《花样年华》: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杰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王家卫谈《花样年华》: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杰作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147570

2025年2月14日,王家卫将在大陆院线全球首映25周年导演特别版《花样年华》。《花样年华》于2000年首次上映,获得了金棕榈提名,梁朝伟获最佳男主角,一直以来被视作王家卫最好的电影作品之一,也被视为亚洲最伟大的电影之一。

《花样年华》的制作历程

《花样年华》和《2046》的前期制作与拍摄似乎是同时进行的。王家卫解释说:“我们想要在1999年8月完成《花样年华》,但进度显然落后了。因为亚洲经历了经济危机,《花样年华》的所有投资人都退出了。我们不得不暂停制作,寻找其他的投资人。那时我们已经开始制作《2046》了,所以两部电影的日程混在一起,整个过程非常痛苦,就像同时爱两个人一样!”

为《2046》勘景时,他们会想这里可以拍《花样年华》,反之亦然。所以最终他们决定,这两部电影其实可以是一部电影。所以也许未来你看《花样年华》和《2046》时,会在《花样年华》中看到《2046》的元素,也会在《2046》中看到《花样年华》。

故事背景与主题

王家卫将《花样年华》的故事设定在1962年和1966年,他解释说:“我很喜欢那个年代的香港,因为那是一个特别的时期。我们在影片中描绘的那些人——女房东和那些上海人的群体——其实非常特别。他们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离开内地来到香港的。他们自己生活,和当地的广东人没有任何联系。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有自己的食物,甚至有自己的电影。香港有以这些人为主要受众的普通话电影,他们有自己的习惯。我就来自这样的背景,因此我将影片置于这样的环境中。”

演员表现与角色塑造

关于张曼玉和梁朝伟的角色,王家卫表示:“多年来人们一直在问我:‘你会拍第二部分吗?’我心里想:‘如果我有机会拍这部电影,会是同样的故事吗?我知道我已经改变了。我看待事物的方式也变了,所以我觉得最大的区别是,在这部影片中,我们描绘了两个已经结婚的人。不像《阿飞正传》,里面的人物是单身。’”

视觉与音乐表达

王家卫通过改变服装和配饰体现时间,尤其是张曼玉的服饰。他解释说:“我希望通过不变来体现变化。影片试图重复一切:音乐一直在重复,我们看到某些空间和物品的方式也在重复,比如办公室、时钟和走廊——总是相同的。我们尝试通过小物体现变化,如张曼玉的服装和男女主角的关系。”

创作团队与拍摄手法

《花样年华》有两位摄影师:拍了不到三分之一的杜可风和李屏宾。王家卫表示:“李屏宾是侯孝贤的摄影师。我们曾合作过《堕落天使》,因为杜可风当时不在。这一次,杜可风只完成了影片的一部分,这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体验,因为以前我比较懒,取景和灯光都可以依靠杜可风。我知道他了解我想要什么,所以不用太在意这些。这一次由于是和李屏宾合作,影片和我以前的作品看起来很不一样。我要掌控一切,更多地参与取景和灯光。我更多地监控这个创作过程,最终影片的画面和内容也更契合。”

拍摄地点与文化背景

王家卫选择在曼谷拍摄的原因是:“因为很难在香港找到像老香港的外景地。新加坡的部分我们也是在曼谷拍的,因为新加坡也有同样的问题。在曼谷拍摄《2046》时,我在唐人街转了一圈,然后想,‘哇,我们应该在这里拍这部电影’,因为这就是香港(60年代)的样子。所有的外景都是在曼谷拍的。(张曼玉工作的)办公室是在曼谷拍的,(梁朝伟工作的)报社也是在曼谷拍的,因为曼谷还有老建筑。它们过去五十年完全没有改变。所有室内——发生在公寓中的——戏都是在香港拍的。”

结尾处理与艺术追求

关于影片的结尾,王家卫表示:“我们在寻找影片结尾的外景地,因为我们认为最后一个场景要与之前发生的事情有一些距离。我们可以保持一定的距离看待整件事情,增加一个层次。因为我们在曼谷拍摄,所以就在泰国寻找外景地。我们想找一些寺庙。我们的制作经理说:‘好吧,为什么不去吴哥窟拍呢?我们在柬埔寨有关系很好的熟人。’我说:‘那就去吧。’多年前我看过一部关于吴哥窟的纪录片,那个地方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就像一座嫉妒、激情和爱情的博物馆,所以我认为应该在那里结束影片。为此,我们必须找一个理由让梁朝伟去那里,去吴哥窟。我们看了很多新闻影像,当时的 大事件是夏尔·戴高乐访问柬埔寨。所以我们加了纪录片片段,我很喜欢,因为它不仅是展现时间,还有 一种把人叫醒的效果。整个故事都像是虚构的,像一个梦,但某些元素是真实的、有事实依据的。”

创作过程与艺术追求

王家卫提到:“拍摄的素材和剪辑出的成片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拍摄的胶片是(最终版本的)三十倍。我们有两小时以上的素材,最终只保留了九十二分钟。(完成拍摄后)我们一个场景一个场景剪辑,因为这是我们的工作方式。我到最后才构建好结构。这是 一个过程,和建造房屋不同,是把我们不想要的东西删除,保留最重要的,以及在我们看来最准确的东西。我是按照时间顺序拍摄的。制作《花样年华》时,我和其他女演员——王菲、刘嘉玲——合作完成了《2046》近一半的拍摄。有时,我们会因为张曼玉要去巴黎(她和她的法国丈夫住在巴黎)而中断《花样年华》的拍摄。有时我会去曼谷与另一组演员一起拍摄。但我还没有开始剪辑《2046》。我们9月会在韩国继续拍摄,因为(韩国)釜山的政府部门想要资助新电影的制作。”

艺术追求与文化传承

王家卫表示:“我认为亚洲电影的整体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质量很接近西方电影。但我觉得现在没有像过去的电影大师——小津或黑泽明——那样的导演;他们创造了非常美、非常精确的细节。总体上说质量更好了,但是没有特别出众的(导演)。最近几年香港和亚洲有很多关于上海人的电影,但我们上海人不喜欢这些电影,因为我们认为它们不准确。准确地表现上海人,这是我的意图,我想向观众展示上海人群体的真实面貌。我非常了解这些细节,因此不需要做很多研究。”

结语

《花样年华》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电影杰作,它不仅展现了王家卫独特的艺术风格,更深刻地描绘了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通过这次访谈,我们得以深入了解这部经典电影背后的创作故事,感受导演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文化传统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对电影艺术的热爱,还是对历史文化的探索,王家卫的《花样年华》都是一部值得我们反复观看和深入思考的作品。

本文原文来自《王家卫访谈录》,李惠铭等 著,邵逸 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07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