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之调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知识产权保护策略之调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law.asia/zh-hans/mediation-protecting-ip-strategy/

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领域,调解作为一种非诉讼方式,正逐渐展现出其独特优势。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探讨调解在知识产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包括节省时间成本、灵活助力诉讼以及推动共赢发展等方面。

在过往的案件诉讼中,当事人并不倾向于使用传统的调解,甚至对于其机制缺乏信任。因为调解程序未对案件办理产生实质性积极影响,故多数诉讼参与者将其视作一种规定式流程。然而,自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试点以来,这种获得行政公权力背书的非诉讼方式逐渐显示出其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的独特优势。

前不久,国家知识产权局保护司二级巡视员付明星一行来沪对知识产权调解组织开展调研工作时强调,随着中国经济向创新驱动发展模式转型,知识产权领域纠纷日益增多,国家知识产权局牵头的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工作机制成为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的新视点,已经在解决纠纷、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中扮演重要角色。

借助调解流程短时间达成维权效果

调解有别于诉讼维权的最显著优势在于节省时间成本。近年来,因受积压案件影响,国内各地法院的实质审理周期已成为当事人难以忽视的时间成本,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处理周期则更为冗长。知识产权的客体为无形财产,其权利的确定有别于以有形财产为客体的物权,如果涉及到案情的关键技术性问题和有关专门问题,往往还需要借助专家咨询、技术鉴定等以查清事实。这对于想要尽快停止侵权行为、短期内实现维权效果的当事人而言,并不利。

尤其在网络平台批量维权案中,调解流程对于那些事实较为清晰的小型纠纷具有显著优势,不仅可以降低诉讼成本、缩短诉讼周期,也省略了取证质证环节,有助于推动达成较为统一的和解方案。同时,还保护了诉讼过程中可能会被披露的当事人保密信息及商业秘密。

灵活运用调解有效助力诉讼

诉讼与调解并非对立,而是互为补充、互为配合。诚然,并不是所有的纠纷案件都适合直接调解,而诉讼也难以被断言是维权方式的最优解。相对于一般民事纠纷来说,知识产权纠纷往往具有专业性更强、容易产生的新问题更多、法律关系更为复杂等特点,这使得在部分案件中很难对裁判结果形成有效预判,而通过调解流程的反复拉扯,却有助于当事人更清晰地看到案件中潜在的优势和劣势。

在调解阶段,双方的分歧和争议更容易被发现和沟通,这有助于避免代入过度竞争和强对抗性的情绪。相较于法庭上的正式抗辩,调解中的直接沟通有助于当事双方更坦诚地表达,从而有效化解纠纷。

一个优秀的律师能够从调解过程中抓住双方的争议焦点和实质诉求,识别纠纷症结并分析异同点,审视案件中权利基础的稳定性、证据的证明力以及诉讼风险,适时对己方证据以及策略进行查漏补充和调整。此举更有助于对案件结果进行更直观的评估和判断,亦有利于在后续诉讼中取得更好结果。

在调解中推动共赢发展

实务中,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纠纷并非涉及直接的侵权行为,更多的是权利各方之间因利益分歧引发的争议。这些纠纷的本质通常是利益冲突,而非价值冲突,且往往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和合作事实。例如,短视频领域知名博主李子柒与其品牌运营方微念公司之间的纠纷,仅凭诉讼恐怕难以解决。而前不久李子柒的账号回归,或意味着她与微念公司达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持续合作之意。可见,将利益冲突转化为合作关系是调解的另一个重要优势。

以笔者服务的珠宝品牌批量维权诉讼为例,委托人在全国开设零售店铺,针对各地存在的仿冒点,委托人就同类型的案件针对多个不同的侵权人在全国各地多家法院提起了诉讼。然而,如仅借助侵权诉讼进行打击,线下的零售店铺具有体量小、闭店快、容易另起炉灶等特点,无法真正做到有效停止侵权的效果。因此,笔者通过调解,及时向侵权人转达委托人真正的意图和需求,成功地引导侵权人与委托人达成品牌授权合作,侵权人成为了委托人的授权商,双方的商业利益达成了一致性。

自2014年开展知产纠纷调解试点以来的十年间,调解作为一种高效的处理方式,在知识产权纠纷解决中的地位愈发突出。调解不仅为利益冲突各方提供新的路径,其价值还在于推动智力成果得到尊重和及时保护,以及继续在商业环境中推广、应用和传播。如何有效利用调解流程,为当事人找到利益平衡点并推动利益最大化,是今后知产维权实践中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本文原文来自law.asia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