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求索:中国如何打造全球科技竞争者
深度求索:中国如何打造全球科技竞争者
编者按:人工智能行动峰会本周在巴黎召开。中国声音和中国方案成为本次峰会的焦点。我们继续刊登CGTN科技记者、评论员杨钊关于中国人工智能(AI)公司DeepSeek的系列评述文章。今天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将视野放大到中国的科技体制改革,以及AI的未来。
DeepSeek的崛起不仅重塑了人们对中国 AI 能力的认知,也给科技巨头敲响了警钟。传统上,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处于追赶地位,但DeepSeek的成功证明,中国如今能够在基础技术层面具备竞争力。
很难准确地指出一项政策是如何慢慢影响到某项具体技术突破的发展的。因果关系链错综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政策在营造创新环境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伟大无法规划,但精心设计的制度框架和试错自由可以为伟大铺平道路。
中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过去几年中,我们持续看到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将技术创新作为重中之重。例如,中国科技部的重组就是为了使中国的科技管理部门更有效地支持基础研究,并利用创新推动经济增长。此外,中国还成立了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加强党中央对科技相关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转变标志着科技突破已成为国家优先事项,而不仅仅是部委层面的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更加重视基础创新与市场的结合。例如,DeepSeek的崛起绝非偶然。杭州是 DeepSeek 的诞生地,也是其他杰出公司的诞生地,如宇树科技(机器人技术)和游戏科学(没错,就是《黑神话:悟空》的幕后公司),它们的成功都归功于促进创新和市场驱动型增长的政策。DeepSeek 的崛起并非特例,而是更广泛趋势的一部分。中国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在沿着这条道路前进,创造出一个越来越充满活力、有利于创新的环境。
DeepSeek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中国在 AI 领域已经超越美国,但它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中国能够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推动 AI 朝着更加开放和公平的未来发展。
美国对半导体、TikTok 和贸易的限制并未阻止中国科技的崛起。相反,DeepSeek证明了外部压力能够激发创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英伟达市值的下跌部分归因于美国自身的芯片出口政策。
从全球视角来看,DeepSeek的开源带来了变化。它实现了 AI 的民主化应用,打破了少数科技巨头的垄断,加速了创新。
在未来几年,AI 竞争将不仅仅局限于技术进步,还将是一场理念的较量。DeepSeek已经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开放是 AI 的未来。拥抱开放的人将引领下一个时代。
这或许就是DeepSeek给世界带来的最深刻启示。
作者介绍
杨钊负责CGTN的科技与生态报道,他还创办了CGTN的Tech It Out工作室,出品的科学纪录片屡获国际奖项,其代表长片有《人类碳足迹》《智慧建造》和《多样之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