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预告 | 礼行天下——河南夏商周青铜文明
展览预告 | 礼行天下——河南夏商周青铜文明
展览时间: 2025年1月26日——4月26日
展览地点: 浙江省博物馆孤山馆区主楼
主办单位: 浙江省博物馆 河南博物院
参展单位: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 新乡市博物馆 林州市博物馆
河南位处黄河中下游,居天下之中。夏朝在此建都,开启了王朝统治的序幕;殷商时期,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让这片土地闪耀着独特的光芒,甲骨文的发现更为后人留下了众多珍贵的历史信息;周代以河南为重要统治区,分封诸侯,进一步夯实了这片土地在华夏文明形成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历史地位。青铜器是夏商周三代最具象征意义的实物载体,形制严谨、器类多样、纹饰华美、制作精湛,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和工艺成就,揭示了华夏文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展现了夏商周中原礼制文化的重要内涵。
这次展览展品以青铜礼乐器为主,亦有部分甲骨和玉器,多为考古发掘所获,文物精美,内容丰富,来自河南博物院,以及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新乡市博物馆、林州市博物馆等文博单位,体现了浙江、河南两省文博工作者的精诚合作。在新春跨年之际,我们期待观众通过河南夏商周青铜文明展览,领略中原文化的独特魅力,追寻华夏文明恢宏的历史脉络,感受中国古代传统礼制的丰厚内涵。
第一单元 夏迹商都
相传夏禹铸九鼎,开启了青铜时代的大门。夏代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历14世17王,前后400余年。华夏族群与周边族群的交流融合,孕育出公共的礼乐制度。河南境内发现一系列具有王都规模的城址和大型聚落,揭开了夏代历史的神秘面纱,尤其是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发现以及二里头文化辐射圈的形成,证实了夏王朝的存在。
商代是青铜器发展的强盛期,河南偃师、郑州、安阳、辉县、荥阳、罗山、灵宝、项城、温县和林州等多地都有成批的商代青铜器出土。商代前期,在郑州二里岗、白家庄、杨庄、南关外、二七路等地发现了一批商代前期贵族墓葬,又在郑州商城内城外侧的杜岭街、张寨南街、南街城街清理发掘了三个商代前期的青铜窖藏坑。商代晚期以安阳殷墟文化为代表,达到了我国青铜器铸造的一个高峰期。
“妇好”夔足铜方鼎
“祖辛”铜卣
夔龙纹铜钺
窄流平底铜爵
第二单元 西周制邑
西周,一个奴隶制社会发展至鼎盛的阶段,建立起了完备且严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相互交织,奠定了统治秩序的基石。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青铜器的铸造不再仅仅是技艺的展现,更是权力、地位与礼仪的象征。从庄重肃穆的鼎,到精致华美的尊,每一件青铜器都有着特定的功能与寓意,或用于祭祀天地神灵,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或在宴飨宾客、朝会典礼等重要场合彰显身份尊卑,见证着彼时社会等级的森严与礼仪制度的繁杂。
周人承商遗制,制礼作乐,形成规范化的礼制体系。周礼本质上是严格的等级关系,但是以和谐有序为目的,其所讲求的“仁”、“义”是处理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周人首倡“德治”,以伦理宗教代替自然宗教的教化,使周人走上崇德尚礼之途;建立“天子建国、诸侯立家”的大分封体制;以宗法为纽带,建立家国同构的社会体系。西周最终形成的礼乐制度左右着人们的行止,决定了中华文化的诸多特质。
“虢季”铜盨
“应公”铜鼎
“敔”铜鼎
“敔”铜簋
第三单元 东周列国
成王即位,营建东都洛邑,称为“成周”或“新邑”。成周城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周 初天子一度常居于此,接受朝拜,举行祭典、册命和征伐等重大活动。成周驻扎有八师,安放象征国家权力的九鼎。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居于东周王城,东周王城自此成为天下共主的政治中心,开启了长达五百多年的东周时代,也拉开了东周列国纷争的序幕。
春秋战国,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阶段,政治上分封制逐步瓦解,各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竞相争霸称雄,政治格局风云变幻。在这激烈的角逐中,青铜制造业并未衰落,反而因各国对礼制的重视、军事的需求以及工艺的传承创新,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河南地处中原要冲,诸侯林立,诸如郑、卫、韩、魏等国先后在此经营,它们依托当地丰富的铜锡资源以及深厚的青铜文化底蕴,打造出了众多造型独特、工艺精湛的青铜器,生动而深刻地记录着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成为我们洞察历史真相的关键窗口。
“黄夫人”甗形盉
“王子午”铜鼎
蟠螭纹铜鉴
蟠龙纹带链铜炉盘
本文原文来自浙江省博物馆宣传部、浙江省博物馆历史文物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