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000点:A股市场的关键点位为何如此重要?
揭秘3000点:A股市场的关键点位为何如此重要?
6月21日午后,上证指数下探至2985点之际,上证50、沪深300等大盘蓝筹指数成交量迅速放大,上证指数也随之上扬,一度重返3000点。
来源:wind,截至2024.06.21,以收盘数据为准
在去年10月底市场在3000点附近连续下跌,以及今年2月,沪指3000点下方持续调整之际,神秘的“大资金”都曾经借道ETF为市场注入流动性。
消息面上,近期市场成交缩量至7000亿,降息预期落空,汇率也有所波动,宏观经济方面没有超预期消息,多空力量在3000点附近或进入新一轮胶着。
3000点为何如此重要?
1. 3000点作为A股市场的一个关键点位,一直以来广受关注
2007年初第一次站上3000点以来,上证指数此后多次回落3000点,“3000点保卫战”先后打了50逾次,近两年尤为频繁跌破3000点,但收复时间也在缩短,显示出A股市场较有韧性的一面。
来源:wind,截至2024.06.21
2. 3000点能否守住,关系到市场信心
上证指数是A股市场诞生时间最早的指数,由上交所上市的股票和红筹企业发行的存托凭证组成(ST、*ST 证券除外)。
而3000点作为上证指数一个重要的整数关口,其突破或失守对市场参与者的心理影响较大,被视为市场信心的象征。当信心孱弱之时,3000点附近往往惯性下探,极易成为市场悲观情绪的出口。但不破不立,风险集中释放后,也是资金信心重新凝聚、好的资产重新定价的好时机。
3. 3000点附近也是重要技术支撑位
有媒体指出:现在的3000点还与120日线(即半年线)这个支撑位重合。即便不跌破,后市若要明显转势,快速远离120日线也是必要条件。
不过回溯历史上的3000点以下调整时间,都没有太长,除了2009年底-2024年底这一波调整,彼时资本市场发展还不成熟,上证指数也刚从6124点回撤,需要经历较为漫长的出清过程。
来源:wind,指数历史走势不代表未来
4. 3000点也是政策呵护的重要位置
历史上,大盘触及3000点附近时,往往会有一系列“呵护”政策出台,如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市场流动性等,传达出3000点作为政策底部的信号意义。
像去年的印花税调整,今年新推出的“国九条”,以及证监会多次表态呵护市场,“引导上市公司树立积极主动回报投资者的意识”,“更好运用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回馈投资者”。
回购注销,往往是市场底部期间,企业管理层信心的彰显。截至6月20日,今年已有超15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合计回购金额达955.5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已超过2023年A股市场全年的914.15亿元。
围绕“上证指数的合理点位”,近几年也有不少专家学者展开过讨论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曾公开表示:沪指4000点才是和中国目前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指数点位。
他认为,沪指涨到4000点,市盈率也不过25倍。中国这样一个大国,5-6%的发展速度,30倍以内的市盈率是合理的。
不过另一位金融学者吴晓求表示:“中国资本市场不在于指数多少,而在于必须有一个公平的制度,对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都是公平的。”他还提到,“应该实现入口和出口的均衡,落实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大股东富起来的同时,也得让中小投资者富起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上证指数点位的拉升,落到实处,还需要依托增量资金。那么增量资金从何而来?
一看“耐心资本”
也有学者称为“平准基金”,通常指的是养老金、保险资金、产业资本这一类长线资金,在市场出现大幅波动或下跌时,能够发挥“托”和“稳”的作用,改善市场流动性,同时缓解投资者的担忧情绪。“耐心资本”在美国、日本包括中国香港等股票市场有过运用。
来源:wind,截至2024.06.21
尤其是对于经营不确定性大的高新科技成长型行业,“耐心资本”更为契合,可以扛得住中短期的市场波动,同时改善市场资金结构,为企业输血,熬过漫长的周期。像5月底新成立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三期,注册资本达3440亿元人民币,尽管未直接投向二级市场,但很好地提振了市场长期投资半导体芯片板块的信心。
二看险资及ETF资金
国家放宽险资权益投资的限制,比如,降低保险公司权益投资风险因子,以及对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实施三年长周期的考核,都持续为险资入市打开空间。
此外,沪深300、上证50、中证500为代表的宽基ETF,已成为资金抄底的主要选择。5月23日至6月14日上证指数回调期间,约340亿元资金已经借道A股ETF“抄底”,主要流向代表A股核心资产的大盘宽基指数ETF。
这其中不乏神秘的“大资金”。去年10月底市场在3000点附近连续下跌之际,中央汇金公告称当日买入ETF,并表示将在未来继续增持;今年2月,沪指3000点下方之际,汇金再度发声,扩大ETF增持范围,并将持续加大增持力度、扩大增持规模,坚决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三看境外机构资金
北向资金是境外机构投资A股的重要途径,今年4月曾经创下224.5亿元的单日净买入历史最高记录。外资投行也纷纷“空翻多”,看好A股价值洼地,未来或有更多海外资金涌入。
摩根大通亚洲TMT行业研究联席主管近日表示,近期宏观指标数据已经"显示出企稳早期迹象",“我们仍预计中国科技股股价将上涨约20%至25%。”
最后,回归到上证指数本身:对整个市场的代表性大吗?
随着宏观环境的演变,以及A股市场的结构和投资者偏好的变化,上证指数在行业、市值、个股占比方面的代表性有所降低,已不能全面反映全市场的变化情况。
数据显示,上证指数目前成分股2000余只,数量占A股市场股票的比例仅40%,总市值、流通市值占比均约为65%。主要覆盖行业来看,尽管这几年指数更新换代后,金融、消费和工业的比重有所下降、新兴信息技术比重有所上升,但整体上还是以传统行业为主。这对于新兴产业占比已超20%的A股,代表性大打折扣。
来源:wind,截至2024.06.20
对照美股市场,纳斯达克指数持续攀高,主要受益于科技龙头的带动,我国也在引导上市公司“分红”之外,扶持“新质生产力”,未来或有更多活水涌向杠铃策略的两端——吃股息的高分红指数,以及高成长的信息技术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