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黄陂湖:莲花水国,候鸟天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黄陂湖:莲花水国,候鸟天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0426450_121123831

黄陂湖,位于安徽省庐江县东南部,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和优美自然风光的湖泊。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莲花水国景观,还是众多候鸟的重要栖息地。本文将带您走进黄陂湖,领略其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魅力。


△黄陂湖夕照

黄陂(pí)湖,当地乡民亦称黄陂(pō)湖,位于庐江县城东南8千米处。

“陂”(pí),陂池。千顷之陂。《淮南子•说林》:“湖泊,十顷之陂。” 《礼•月令》: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注:畜水曰陂。《说文》注:“汪汪若千顷陂,即谓千顷池也。”

清光绪《庐江县志》(卷之二·山川)载:“黄陂湖,距治东南十五里。经十余里连沙湖,东出缺口过青帘合黄屯河汇于西河,又北由麻线河通后湖。周广百里,为一邑巨浸。按,黄陂夏莲八景之一。”

2018年1月省水利厅公布《安徽省湖泊保护名录》(第一批)记载全省177个天然湖泊,黄陂湖仅次于巢湖,为合肥市第二大天然湖泊。

黄陂湖的传说

庐江黄陂湖之得名,乃源于湖泊周岸曲折,堤埂沙冲积土,湖之西南的黄泥河、瓦洋河、县河等内河常年夹带大量泥沙流入湖内,日久天长,湖底平浅,水位不高,湖水常泛一层微黄涟漪,故得名“黄陂湖”。

在民间,关于黄陂湖却另有一段神奇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黄陂湖是一座华丽的府城,名叫黄陂府。黄陂府东靠乌龟山麻城寺,南接高山竹林寺,西邻邓嘴观音庵,北连裴岗螺蛳墩,方圆上百里。府城内七井八巷十三街,屋宇错落有致,宅第店铺鳞次栉比。整日里车水马龙,人声鼎沸,好一派繁荣景象。府城正中,有一座府衙,朱漆大门前两座石狮,相对而立,威风凛凛。

黄陂府东边的乌龟山脚下,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醇,可治百病,因此慕名求水者甚多。井旁住着一户王氏人家,家中只有孤儿寡母相依为命。其母善良贤淑,多行善事;其子憨厚老实,为人本份,以屠宰为生。

一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来到王氏门前,说要讨口水喝,王母不但给了水喝,还将家中仅有的一把米熬成稀饭给老人喝了。老者喝完环顾四周说:“此地虽好,但将有灾难临头”。王母急问有何灾难?老者说:“黄陂府衙门前石狮子眼睛红了,就会出现地陷,你就要尽快离开此地”。王母听此言,大惊失色,再看老者时已不见踪影,顿时瘫倒在地。小屠户卖肉回来,见此状,急问娘怎么回事。王母微睁双眼,断断续续地把刚才发生的事对儿子说了一遍,便悄然离世。

小屠户忍悲含泪将母亲安葬。对母生前之言,不敢外泄,只是每天早日出、晚落日,都要去黄陂府衙前看看狮子的眼睛有无变化,然而,狮眼天天如故。

一日凌晨,漫天大雾。小屠户挑着肉担子又来到黄陂府衙门前,他左顾右看,看不清狮子的眼睛,于是伸手去摸,哪知手上的猪血把狮子的眼睛染红了。顿时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小屠户顿感不妙,立即甩掉肉担,沿着大街小巷一边跑一边呼喊:马上要地陷,大家赶快逃离!他自己也没命地跑着、跑着,一跤摔倒,等到醒来一看,身下全是螺蛳,一只脚还拖在水里,美丽的黄陂府已是一片汪洋。

民间传说,无可厚非。但时至今日,黄陂湖沿岸尚有古砖、古瓦,以及残缺的古石雕石刻等物件可寻,给今人徒增无限的遐想。

莲花水国

昔日的黄陂湖四面环山,中涵绿水,烟波浩淼。湖之东南有麻城寺,寺内古木参天,翠竹摇曳,青嶂叠起,气象雄古,颇具林泉云壑之美。

每值夏季,湖水由于日照蒸发,黄沙凝沉,水面澄清,一片碧波。斯时湖中野莲成片,仲夏时节,大片荷花竞相绽放,微风过后,清香四溢。更有沙鸥翔集,游鱼腾浪,水鸟嬉戏,其景其色,美不胜收。

馆藏文献显示,最早记述黄陂湖之美景者,乃明洪武年间(1368—1398)本邑诗人潘谧作《庐江八咏·黄陂湖》:

湖水清且闲,临流发佳趣。
晓岸叠春山,风荷落秋露。
险浪惊食鱼,崩沙警飞鹭。
少女歌采莲,双双荡舟去。

潘谧(生卒不详),出生书香门第。少颖异,博洽经史。性恬静,不乐仕进,闭户读书, 长于诗词,时人争相传诵。有诗集数卷遗后。

诗人笔下的黄陂湖,湖水清澈见底,春山、风荷、游鱼、飞鹭,以及采莲少女,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莲花水国,意境活泼优美,引人入胜。


△清康熙《庐江县志》刊:黄陂夏莲

清顺治十三年(1656),知县孙弘喆主修《庐江县志》,将散记于民间的诸多景观进行归纳,以县境内东南西北四乡山水,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遴选出绣溪春涨、黄陂夏莲、凤台秋月、白石冬雪、冶父晴岚、金牛晚眺、青帘渔火、水濂雨声为“庐江八景”,并绘制八幅山水画作配图,载入志书。

自始,“黄陂夏莲”之美景随着《庐江县志》刊行而传闻于世。随即引来无数本土以及周边的文人雅士,迁客骚人,或泛舟清波,把酒言欢;或徜徉柳岸,酬唱应对。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代表作为清人任奕铣《黄陂夏景》:

西湖六月近如何?极目黄陂景亦多;
荷芰香中渔歌歇,菱花窝里画船过。
火云出岫潮翻锦,绿树环堤鸟弄歌;
消夏维舟曾此泊,烟波无际入吟哦。

诗人将黄陂湖六月的景致与杭州西湖媲美:放眼夏日之黄陂湖,碧翠逐波。渔舟、画舫在荷与菱的水面或行、或停,伸手采莲子,附身摘菱角。云朵似火,映射湖水如眺跃的锦鲢;绿树环坻,百鸟轻歌,烟波浩渺无际中,诗人即兴吟之。

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大自然的造化,“周广百里,为一邑巨浸”的黄陂湖,在水面积上有所变化。但每到夏季,野莲盛开,竞相争艳,清香四溢,依然是“浪翻叶色千层碧,波映花光一片红”的莲花水国佳境。仲夏日,到黄陂湖观赏莲花,已成为庐城及周边城乡居民们的一大休闲乐趣,令人流连忘返。

候鸟天堂

黄陂湖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气候显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无霜期长,光热水源充足。其气候特征适合水产养殖。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庐江县政府在进行县河整治时,湖面积扩大到5000亩,其中水面4800亩。1991年大水以后,为了充分开发利用黄陂湖的水面资源,周边乡镇开发围湖养殖,发展水产业,曾一度成为全县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

进入21世纪的今天,庐江县委、县政府在黄陂湖湿地范围内持续开展以退建、退耕、退渔还湿地为主要内容的“三退”工程,致力湖区水环境治理,实行生态修复。通过环境综合整治,退垸还湖,黄陂湖4万多亩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彻底改善。2018年,黄陂湖湿地被列入安徽省湖泊保护(第一批)名录。


△候鸟天堂

黄陂湖湿地以生态保护为前提,科学合理开展区划功能分区,明确保护修复、科研监测和科普宣教建设内容,系统优化保护黄陂湖湿地生态环境,提升景观风貌和承载服务能力。全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修复后的黄陂湖湿地,新增近百座规模不等的岛屿,岛屿上栽植冬青树、桑葚、柿子树等浆果类树木,使鸟儿在岛上停留栖息的同时,又能找到所需要的一些食物,为鸟儿栖息繁衍营造一个更加温暖舒适的家园。

随着生态环境的好转,黄陂湖湖鸟类数量明显增多。每年从11月开始,湖内水位下降,水草、蚌螺显现,一度罕见甚至绝迹的东方白鹳、天鹅、反嘴鹬、青头潜鸭、赤麻鸭等一批珍稀候鸟再次成群出现,来此觅食过冬。最多时日途经停留达万余只在此集聚,一直持续到次年3月。进入5月,夏季开始。野鸭、大雁等冬候鸟迁徙完毕,夏候鸟大部队纷纷开始“轮岗”。

2023年,黄陂湖入选(第二批)安徽省级重要湿地名录。

龙年初夏,黄陂湖湿地首次出现大量的夏候鸟须浮鸥,成千上万只须浮鸥在此安家筑巢、养育雏鸟。须浮鸥又名灰翅浮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是一种体形略小的浅色燕鸥,全身为黑、白、灰的搭配。其常栖于内湖湿地和沿海湿地,主要以小鱼、虾、水生昆虫等小型动物为食,也食部分水生植物。

作为湿地生态系统的精灵,须浮鸥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它们时而在水面上,嬉戏觅食,捕捉鱼虾;时而成群结队,在湖面上空盘旋,相互追逐,在落日霞光的映衬下,呈现出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卷。

今日之黄陂湖,是中亚候鸟迁徙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已成为巢湖流域的重要湖泊和江淮丘圩重要的候鸟天堂。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