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乞巧》的诗意、翻译、中心思想、写作背景、赏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乞巧》的诗意、翻译、中心思想、写作背景、赏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xtlwpq.com/index.php/2024/12/07/%e3%80%8a%e4%b9%9e%e5%b7%a7%e3%80%8b%e7%9a%84%e8%af%97%e6%84%8f%e3%80%81%e7%bf%bb%e8%af%91%e3%80%81%e4%b8%ad%e5%bf%83%e6%80%9d%e6%83%b3%e3%80%81%e5%86%99%e4%bd%9c%e8%83%8c%e6%99%af%e3%80%81%e8%b5%8f/

七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而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诗,则生动地描绘了这个节日的盛况。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七夕乞巧的民俗风情,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乞巧》
作者: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诗意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注释
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河桥:指鹊桥。
几万条:形容很多。

中心思想
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写作背景
林杰生活在唐代,七夕乞巧是当时的一个重要民俗活动。在这一天,妇女们会向织女乞求灵巧的手艺,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林杰通过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这个节日的场景和人们的期望。

赏析
语言生动形象:诗中用“碧霄”描绘了天空的湛蓝,“渡河桥”形象地表现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场景描写细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详细地描写了家家户户乞巧的场景,人们望着秋月穿针引线,展现了当时人们对这个节日的重视和热情。
表达美好愿望:整首诗通过描绘七夕乞巧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希望自己能够像织女一样心灵手巧,也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

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七夕节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诗中通过描写人们乞巧的情景,表现了人们希望自己能够拥有灵巧的双手和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