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低龄”助“高龄”:江苏仪征社区创新养老模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低龄”助“高龄”:江苏仪征社区创新养老模式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50124A03BU700

在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新村社区,一群平均年龄60岁的"低龄老人"志愿者,正在为社区内的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务。这种"以老助老"的新模式,不仅解决了高龄老人的实际需求,也让低龄老人找到了发挥余热的平台,实现了从"养老"到"适老"理念的转变。

与老人亲切交谈,协助购买生活必需品、药品,并上门进行清洁打扫……在真州镇新村社区,有这么一群志愿者,他们日常对高龄老人在身心健康、日常生活照料及精神慰藉等方面给予关怀。如今,“老吾老·心连‘新’”老年志愿服务项目已成为该社区养老助老的一大亮点。该项目创新性地采用“低龄”老人帮助“高龄”老人的方式,实现了以老助老新模式,推动了从“养老”到“适老”理念的转变,让老人们不仅老有所依,更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1月22日上午,“养老管家”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穿梭在新村社区的每个角落,他们由一群平均年龄60岁、精神矍铄的退休老人组成,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内的高龄老人。

今年是志愿者郭连梅为冷振玲老人提供服务的第8年。她说:“我们就像亲姐妹一样,她有事,比如拿快递、理发、去住院等,都会第一时间找我帮忙。只要身体允许,我将一直照顾她。”

冷振玲也告诉记者:“她就像我的家人一样,我有任何事情,一打电话,她就到。有时,她家里也有事,但她都会放下那边的事情,先来管我。”

从2014年起,新村社区志愿者便开始与社区里的高龄老人结对子,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如今,像这样的“低龄老人”志愿者已有20余名,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传统美德。

新村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王娟说:“我们社区有17个小区、3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9864人,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2245名。老年群体人口基数大、比重高。为此,社区以老年需求为导向,整合要素、资源,打造以老助老新模式,让社区从直接服务提供者变为连接需求与供给的平台。这个项目代表仪征参加2024年扬州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并且得分排名第七。”

在帮助新村社区高龄老人时,志愿者们发现,很多高龄老人在物质上并不缺什么,而是精神上比较寂寞。于是,“花甲助耄耋”的模式应运而生。同为老人,共同话题多,更容易打开心扉,也更能感同身受。

志愿者田世霞说:“我们现在还有能力和热情,就想尽可能地去帮助别人,把爱传递下去,让大家在助老的道路上互帮互助。”

为了更精准地服务老年人,新村社区根据身心状况、是否独居、生活需求等维度将老年人划分为红、黄、绿三级。重阳节等节日期间,社工团队会上门为长期卧病、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医疗诊断、修脚理发等服务。

王娟说:“社区还通过开办老年大学新村学堂,孵化老奶奶手工坊等多个社会组织,邀请老年学员在寒暑假期间提供学习托管服务等,积极探索‘养老’变‘适老’的新观念。同时动员‘五老’参与社区治理,老奶奶手工坊参与社会服务,为社区治理注入新活力。”

本文原文来自腾讯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