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分饱:除了助减肥,也是抗衰老的秘诀
七分饱:除了助减肥,也是抗衰老的秘诀
春节假期归来,想必很多人都已经“每逢佳节胖三斤”了,体重管理这时也该提上日程了。
人体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我们把这称为“热量”;维生素、矿物质等,就叫“营养”;蛋白质、脂肪这些,不但可以提供能量,也是细胞组成部分,所以既是营养又是热量。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控制热量摄入,学术上称为“卡路里限制”。知晓这些,我们就能科学、合理地管控体重。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林圣彩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揭示了卡路里限制与抗衰老之间的新机制。研究团队采用热灭活手段排除蛋白质的作用,从卡路里限制小鼠的血清出发,经过代谢组学鉴定和逐个排查,最终发现了一种名为石胆酸的物质。研究显示,石胆酸在不同生物体中均表现出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的作用。
这一发现为“饭吃七分饱”的传统智慧找到了科学依据。这里的“七分饱”具体指的是在不造成营养缺乏的基础上,将食物摄入量减少到原先的70%左右的饮食方式。这种卡路里限制方法已被证实是目前唯一能在所有被研究过的实验动物(包括线虫、果蝇、小鼠和灵长类)中观察到的抗衰老方法。
近年来的研究进一步表明,卡路里限制不仅能改善肥胖、胰岛素抵抗、肌肉退化和血脂异常等症状,而且不会影响生活质量。然而,长期的饮食控制在人群中难以推广,特别是在老年人中可能造成营养不良和肌肉萎缩。
因此,科学家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卡路里限制效果的药物。目前已有二甲双胍、白藜芦醇和雷帕霉素等药物,它们通过靶向卡路里限制下游的关键作用蛋白及通路来达到抗衰老的效果。林圣彩院士团队的研究则首次解析了石胆酸抗衰老的具体机制,填补了机体感知卡路里限制代谢信号传导机制的空白。
尽管石胆酸展现出作为潜在抗衰老药物的前景,但其真正可食用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验证。从基础研究到临床应用,还需要确定用于人身上的剂型和剂量,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不建议公众自行购买石胆酸食用。
这项研究不仅为抗衰老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新的靶点,也为人们提供了科学的健康管理建议。研究表明,热量限制是目前最有效且最容易实现的延缓衰老方法。因此,保持适度的饮食,避免过度摄入热量,是维持健康、延缓衰老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