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清华大学胡麒牧:奇点更近时,人类或许能实现永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清华大学胡麒牧:奇点更近时,人类或许能实现永生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47076980_120005162

2025年1月8日,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在搜狐文化2024年度阅读沙龙中肯定了库兹韦尔在《奇点更近》中提出的2045年人类实现永生的预言。他认为人类永生可以实现,并提出了当永生真的来临时人类可能面对的技术垄断、社会资源分配不公、地球资源承载力限制等问题。他认为必须实现技术设计和制度设计的协同进步,才能达成人类永生的理想社会图景。以下是胡麒牧的精彩观点实录。

站在人类文明发展主线上的洞见

胡麒牧认为库兹韦尔在《奇点更近》中的预测之所以备受瞩目,原因在于他紧扣住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这条人类科技进步的主线。以当下人们熟悉的数字经济为例,论其源头可以追溯至计算机技术的发明。从那时起,数据便开始有生产要素的雏形了,并逐步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而机器算力的出现,则打破人脑生理结构对数据处理能力的桎梏。人们不再需要像电影里展现的那样,大量科学家靠手工计算原子弹设计的参数,所以科技已然被机器算力带入新的阶段。

对此,有些观点认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证明人类已迎来第四次技术革命的浪潮,但胡麒牧认为,有的专家依然认为当前人类仍处于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延续期,就是因为我们依然在享受计算机发明带来的红利。而《奇点更近》中提及的2045年人类永生等观点,从科技整体发展的脉络来看有充分依据,但需建立在系统性、整体性的科技发展基础上,是各领域协同共进的趋势成果。

人类真的能实现“永生”吗?

在具体谈及人类永生的奇妙预言时,胡麒牧觉得这并不惊奇。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无论是古代帝王炼丹炼药,还是神话传说对各路神明的崇拜,无不展现着人类对永生的追求。在现有的技术框架下,人们也在延长寿命的方向上采取了多种手段。比如干细胞注射、器官移植克隆、美容养颜和科学运动等等。

然而,人类在寻找对抗衰老和死亡的路途中,病毒和细菌也在不断进化,阻碍着人类实现永生的畅想,胡麒牧玩笑称“颇有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意味。对此,在《奇点更近》书中,库兹韦尔提出了一种概念——长寿逃逸速度,意即当人类平均寿命的增长幅度超越衰老速度时,永生或许将成为现实。

但胡麒牧也想到了可能带来的系列复杂问题。技术层面,所有新兴技术诞生的第一瞬间惠及的几乎都是“有钱人”,由此,便产生了垄断问题。胡麒牧运用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喻——学阀。在一些学术领域,开山鼻祖的地位和影响力无可比拟,自他以后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一脉相承的徒子徒孙,如果只看师门传承而不是研究能力,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学术研究的创新发展,以及学术资源的高效分配。放在社会层面,社会资源的分配也会出现问题,胡麒牧就提到了年轻人抱怨的“养老金”:如果人们都永生了,养老金该怎么办?除此之外,地球本身的资源也限制着人类永生的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探索新能源。谷歌、亚马逊这些互联网巨头纷纷与核电站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商业航天、深空探测成为热门话题。

所以,在胡麒牧看来“永生”本身可以实现,但背后牵涉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问题。有朝一日,当技术设计与制度设计能够同步落地,长生不老就不再是技术问题,也更不会是社会问题。

从教育发力,让科学从公式里走出来

针对当前国内读者对科普类读物与其他题材读物的关注度差异问题,胡麒牧从教育路径给出了几点思考。第一,国内语文教育中普遍更重视对文学历史经典名著的普及,胡麒牧认为这与我国千年来深厚的文化传承密切相关,国人普遍喜欢“向后看”,在历史中发现问题。而对于西方一些历史传承不足几百年的国家来说,历史的深度不足回望,自然只能“向前看”,在未来寻找答案。

其次,胡麒牧表示在我国教育环境中,数理化等理科教学的趣味性仍有待提高。教学实践过程中,许多前沿的科技知识可以转化为更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形式,让科学从复杂抽象的公式和推导过程中走出来,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教授知识,才能真正让科学的力量润泽下一代的心田,从而推动科普类读物的普及和发展。

在“坐看云起”搜狐文化2024年度阅读沙龙“阅读知未来”单元,清华大学战略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胡麒牧与湛庐文化副总编辑安烨、书评人蔡辉围绕年度好书《奇点更近》展开的精彩对谈剖析了科技发展与人类文明演进之间的紧密联系,让我们清晰的看见《奇点更近》里库兹韦尔对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科技进步的大胆预言不只是一种想象,而是可以预见的未来。

这本书是库兹韦尔继《奇点临近》的又一力作,在《奇点更近》里,库兹韦尔通过扎实的论证,在书中重申了他对未来20年的大胆预言——AI将在何时通过图灵测试;人类将在何时迈入奇点;持续发展的人机融合技术将如何使人类智能增强数百万倍;人类寿命如何实现延长,超越目前120岁的生物学限制等。

我们即将迈入认知、生活乃至生命被重构的时代,一切都将重新开始。人类迈向奇点的千年征程已经进入冲刺阶段。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