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之争,谁会成为防控蚧壳虫的王者?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之争,谁会成为防控蚧壳虫的王者?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792532159_121813522

蚧壳虫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害虫,尤其对果树危害严重。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是常用的三种杀虫剂,它们在防治蚧壳虫方面各有特点。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农药的作用机制、使用配方及注意事项,帮助种植户做出科学选择。

蚧壳虫,危害很多农作物,如:苹果树、梨树、桃树、杏树、李树、梅树、樱桃树、枇杷树、葡萄树、核桃树、柿树、芒果树、茶树、板栗树等。其中在果树上危害最为严重,尤其是芒果树、桃树和梨树。

蚧壳虫的种类也很多,经常见到的有12种,把它们分为4大类,分别是球蚧类(日本蜡蚧、朝鲜球坚蜡蚧、褐盔蜡蚧、枣球蜡蚧)、绵蚧类(草履蚧、吹绵蚧、柿绒蚧)、粉蚧类(康氏粉蚧、柿粉蚧)、盾蚧类(梨圆蚧、矢尖蚧、桑盾蚧)。

蚧壳虫,刚开始危害时,叶片会发黄、枝梢枯萎;严重时会发现枝条上聚集着一大片蚧壳虫,密密麻麻,不仅会造成枝条发育不良,甚至全株死亡,还可能会诱发煤污病。

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都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害虫杀卵剂,较多时间被用在防控蚧壳虫方面,但是很多种植户在使用时,不知道该用哪个好,今天我们就聊一聊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之间的区别,帮助种植户做出科学选择!

一、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作用机制:

1、吡丙醚在防控蚧壳虫的作用机制:
吡丙醚属于保幼激素类杀虫剂,属于有机磷类农药。‌它具有较好的杀虫活性,‌主要因为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磷酸酯基团。‌吡丙醚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害虫体内几丁质的合成,‌对蚜虫、‌白粉虱、‌蓟马、‌蚧壳虫等多种害虫具有显著防治效果。吡丙醚的特点包括高效、‌低毒、‌环保,‌属于第三代杀虫剂。‌吡丙醚的在中国上市近有30年时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不仅在农业上用于防治害虫,‌还在城市卫生害虫控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它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减少了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2、螺虫乙酯在防控蚧壳虫的作用机制:
螺虫乙酯是季酮酸类化合物,其杀虫机制主要是通过干扰昆虫神经传导过程,破坏昆虫的神经系统,以胃毒作用为主,被植物吸收后可在植株体内上下传导,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螺虫乙酯具有高效、低毒、广谱、长效等特点,对多种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3、虱螨脲在防控蚧壳虫的作用机制:
虱螨脲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昆虫的几丁质合成,‌阻止昆虫外骨骼的进一步生长和脱皮过程,‌从而导致昆虫死亡。‌ 虱螨脲属于取代脲类,‌通过作用于昆虫幼虫,‌特别是抑制几丁质合成,‌阻止昆虫外骨骼的进一步生长和脱皮过程,‌进而杀死害虫。‌虱螨脲还具有高效低毒无残留的特点,‌对大多数有益昆虫安全,‌对人畜、‌作物和环境安全性好,‌是一种适用于害虫无公害综合治理的新型农药

二、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防控蚧壳虫配方:

1、吡丙醚:
吡丙醚在防控蚧壳虫是可以与以下化合物相结合,其效果会成倍增加,可与以下配方四选一即可,如:噻嗪酮、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防控蚧壳虫成虫效果显著,可与以下配方三选一即可增强防效持效期,如: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因其以上三组化合物内吸传导活性强,所以防控持效期较长。

2、螺虫乙酯:
防控蚧壳虫是可以与以下化合物相结合,噻嗪酮、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防控蚧壳虫成虫效果显著。

3、虱螨脲:
虱螨脲在防控蚧壳虫是可以与以下化合物相结合,如:噻嗪酮、螺虫乙酯、吡丙醚、氟啶虫胺腈、毒死蜱、啶虫脒、阿维菌素,防控蚧壳虫成虫效果显著。

三、吡丙醚、螺虫乙酯、虱螨脲三者防控蚧壳虫替代品:

1. 吡丙醚是防治介壳虫的首选
吡丙醚在防治介壳虫最经济实用的药剂,首推吡丙醚。吡丙醚对介壳虫有很高的活性,科学使用持效期可在两个月以上。最为重要的是吡丙醚属于昆虫几丁质合成抑制剂,不仅仅能够防治介壳虫,还能够有效杀灭蓟马、蚜虫、木虱等害虫的虫卵,真正做到一药多治。连续用上吡丙醚2~3次,不仅介壳虫没有了,后期蚜虫、蓟马等小虫数量也非常少。

2. 螺虫乙酯对介壳虫效果也不错
螺虫乙酯是治疗介壳虫的又一特效成分,但是成本偏高。其防治介壳虫主要是因为超强的内吸杀虫作用,可以在植物体内双向传输,但也属于杀虫速度偏慢的一类,10~15天彻底死虫。在使用螺虫乙酯时,一般推荐使用(必利克)40%螺虫乙酯悬浮剂1500~2000倍液喷雾,为了提高速效性,建议搭配啶虫脒、顺式氯氰菊酯等成分

3. 虱螨脲也可以使用:
‌虱螨脲是一种防控蚧壳虫的有效药剂,‌用于防治多种害虫,‌包括蚧壳虫。‌在特定的防治方案中,‌虱螨脲的使用浓度和方式是根据害虫的种类和作物的不同阶段来确定的。‌例如,虱螨脲与螺虫乙酯和啶虫脒复配可以防治包括蚧壳虫在内的多种刺吸式害虫,‌持效期较长。

四、 需要注意事项

  1. 防治介壳虫一定要加助剂,植物油、矿物油、有机硅等,因为介壳虫表面有非常厚的蜡质层,药液很难渗透,助剂能够提高药效。
  2. 防控蚧壳虫以上药剂可与其它化合物复配使用效果更好。
    3.要根据当地介壳虫发生初期用药,不要等到介壳虫蜡质层已经形成才用药,此时药效差、防治难。
  3. 必须要连喷2次,间隔7天,之后勤快检查虫情,复发则继续喷。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