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您了解多少?
科普︱防腐剂“脱氢乙酸(钠)”,您了解多少?
最近,因落地的月饼毒死一大群蚂蚁事件,“脱氢乙酸(钠)”在各短视频和大文案平台上频繁出现,成为热搜词,引发广大网友讨论和关注。那什么是脱氢乙酸(钠)?为什么面包、糕点、焙烤食品等食品中将不得使用“脱氢乙酸(钠)”?下边,小编带大家一起了解~
什么是脱氢乙酸(钠)
脱氢乙酸(钠),又名脱氢醋酸(钠),分子式为C8H7NaO4,为脱氢乙酸的钠盐。呈白色或近白色结晶性粉末,低毒、无臭,易溶于水、甘油、丙二醇,微溶于乙醇和丙酮,耐光、耐热性好,可用作防腐剂、防腐杀虫剂、食品添加剂。
脱氢乙酸(钠)的主要用途
脱氢乙酸(钠)是继苯甲酸钠、尼泊金、山梨酸钾之后又一代新的食品防腐保鲜剂,对霉菌、酵母菌、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饮料、食品、饲料的加工业,可延长存放期,避免霉变损失。其作用机理是有效渗透到细胞体内,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从而达到防腐防霉保鲜保湿等作用。
为什么面包、糕点等食品中将不得使用“脱氢乙酸(钠)”?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量:
1.潜在危害
现有研究资料显示,脱氢乙酸(钠)经口摄入急性毒性属于低毒,主要表现为呕吐、乏力、运动失调、抽搐等中枢神经系统中毒症状;亚急性、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体质量、进食量和其他生长指标明显降低,以及抗凝血作用;具有生殖发育毒性,主要表现为导致仔代体质量降低及抑制骨骼发育;尚未发现确凿的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的证据。
2.食品安全
脱氢乙酸(钠)虽然能有效抑制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避免食品霉变,但由于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决定从2025年2月8日起全面禁用脱氢乙酸(钠)。
3.新规变化
4.饮食结构变化
随着烘焙食品消费量的增加,考虑到脱氢乙酸(钠)的潜在风险,新标准在烘焙类食品中禁用脱氢乙酸(钠),以规避健康风险。
综上所述,面包、糕点等食品中不允许使用脱氢乙酸(钠)主要是出于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考虑,以及为了适应食品行业发展和饮食结构变化的新趋势。
本文原文来自搜狐
参考资料:
2、张蒙. 脱氢乙酸钠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和矿化的影响[A]. 中国毒理学会.中国毒理学会第十次全国毒理学大会论文集[C].中国毒理学会:,2023:1.
3、杜宏举. 食品添加剂脱氢乙酸钠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A]. 中国毒理学会、台湾毒物学学会.2019年海峡两岸暨港澳青年科学家毒理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中国毒理学会、台湾毒物学学会:,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