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维生素 D「屡补屡缺」?维生素 D 制剂补充的「坑」 你避开了吗?
为啥维生素 D「屡补屡缺」?维生素 D 制剂补充的「坑」 你避开了吗?
维生素D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对于骨骼健康至关重要。然而,很多人在补充维生素D后仍然发现自己缺乏这种维生素。本文将探讨维生素D补充的常见误区,并提供科学的补充建议。
到目前为止,维生素 D 已经在医学领域做出了多项重要贡献,比如 1919 年佝偻病的治愈就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由于维生素 D 90% 来自于阳光,因此在日照不足的情况下,需要通过补充维生素 D 制剂来满足身体需求。然而,大量研究和临床案例显示,即使按照推荐剂量补充维生素 D,很多人仍然存在"屡补屡缺"的现象,25 羟维生素 D 的检测值无法达到理想水平。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结合中外指南、专家共识与临床案例(均为作者门诊患者),总结了一些维生素 D 制剂补充的常见误区,旨在帮助读者达到维生素 D 防治缺乏的最优化。
维生素 D 的推荐膳食摄入量
2011 年美国医学研究所(IOM)(美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指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维生素 D 推荐膳食摄入量如下:
- 1 岁之内的婴幼儿:400 IU
- 儿童及成人(1 ~ 70 岁):600 IU
- 老年人(70 岁以上):800 IU
此外,美国内分泌学会、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以及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相关指南也给出了相似的推荐。
但若要使血 25(OH)D 水平持续高于 30ng/mL,可能至少需要补充 1500 ~ 2000 IU/d 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可耐受维持量的上限(UL)如下:
- 小于 6 个月婴儿:1000 IU/d
- 6 个月 ~ 1 岁婴儿:1500 IU/d
- 1 ~ 3 岁儿童:2500 IU/d
- 4 ~ 8 岁儿童:3000 IU/d
- 超过 8 岁者:4000 IU/d
对于肥胖、吸收不良综合征和服用影响维生素 D 代谢药物的人群,建议采用大剂量维生素 D(2 ~ 3 倍剂量,至少 6000 ~ 10000 IU/d)进行纠正治疗,使血 25(OH)D 水平高于 30 ng/mL,维持治疗量为 3000 ~ 5000 IU/d。
补充时要注意的常见误区
1. 25 羟维生素 D 的检测单位
目前维生素 D 的检测单位有两种:ng/mL 和 nmol/L。两者之间的换算关系为:nmol/L * 0.4 = ng/mL。例如,39.3 nmol/L 等于 15.7 ng/mL,仍属于维生素 D 缺乏状态。
2. 维生素 D 的补充剂量
一些补充剂采用的是 μg 单位,需要注意换算:1μg = 40 IU 国际单位。例如,某种钙制剂含有 600 mg 钙和 125 国际单位 D3,如果一天吃 2 片,实际摄入量为 250 国际单位,距离推荐的 600 单位还差 1 倍多。因此,单纯认为补钙顺便就补 D 是不正确的认识。
3. 维生素 D 的补充剂型
维生素 D 是脂溶性维生素,一般市场上的维生素 D 制剂都是溶解在甘油、食用油中,做成软胶囊、滴剂等。如果剂型不当(如悬浊液口服剂),可能会影响吸收效果。
4. 维生素 D2 与 D3 的区别
维生素 D2 主要通过植物性食物摄取,而 D3 主要通过动物性食物或阳光照射皮肤产生。虽然两者都可以被人体吸收,但 D3 的效果通常优于 D2。
5. 婴幼儿的补充方式
婴幼儿需要使用滴剂而不是软胶囊油丸。软胶囊制剂只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婴幼儿应使用液体滴剂。
6. 维生素 D 的服用频率
维生素 D 半衰期较长(约 3 周),可以每日一次口服,也可以把每日剂量 2 天一次、3 天一次、10 天一次。但是,由于不同个体对补充剂的反应差异较大,建议每天补充以确保效果。
7. 普通 D3 与活性 D3 的区别
普通维生素 D 需要在体内转化为活性形式才能发挥作用,而活性维生素 D 可以直接发挥作用,但不能在体内储存。因此,两者可以同时补充,但活性维生素 D 不能作为营养素长期补充。
8. 国外补充剂的剂量差异
国外的维生素 D3 制剂剂量差异较大,从 132 IU 到 5000 IU 不等。补充时需要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一片到底"的情况。
总结
- 怀疑自己日晒不足导致维生素 D 缺乏者,应去医院检测血清 25-羟维生素 D 水平(30 ng/mL 以上才充足,20 ~ 30 ng/mL 不足,小于 20 ng/mL 维生素 D 缺乏,小于 10 ng/mL 维生素 D 严重缺乏)。
- 在高纬度地区或冬季日晒不足的情况下,以及特殊人群,建议补充维生素 D 制剂。
- 补充维生素 D 制剂时,应根据年龄和人群特点选择合适的剂量,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 缺乏后的治疗剂量与纠正后的维持治疗量不同,避免长期使用同一剂量。
- 了解补充过程中的常见误区,有助于科学补充维生素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