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习一个成语——不分轩轾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不分轩轾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宝库中,成语以其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内涵,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表达平等、公正、包容和和谐价值观念的成语——“不分轩轾”。
一、不分轩轾释义
- 轩:前高后低;古代车子前顶较高、后顶较低而有帷幕的车子。
- 轾:前低后高;与轩刚好相反,是前顶较低、后顶较高的车子。
- 轩轾连用,即指高低、轻重、优劣。
不分轩轾:不分高低上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二、不分轩轾用法
不分轩轾,是一个源自古代的动宾式结构,中性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也可以用作定语。形容不分高低与胜负。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多种语境,比如在评价两个作品、两个团队或两个人的能力时,难以明确判断哪一个更胜一筹时可用该成语表达。
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对待同一人或同一事物的态度上,表示不分厚薄、一视同仁。
例句:
1.他对这两个方案不分轩轾,认为它们各有优点。
2.在对待所有员工时我们应当不分轩轾,给予他们公平的机会。
三、不分轩轾出处
不分轩轾,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臣所耻也。”
马援是东汉初年的著名军事家,以其英勇善战和忠诚著称。在《后汉书·马援传》中,范晔记载了马援的这一段言论,用以表达他不愿在地位或成就上与他人有过于明显的差距或优劣之分的态度。
原文中“轾”引申为看轻、轻视;“轩”引申为抬高、高扬。
马援向光武帝刘秀上书表白自己的心志时说:“我居于人前,别人不会看轻我;我居于人后吧,别人也不会看重我。言外之意就是说,我在别人眼中根本无足轻重,只能招人怨却不能成为别人的祸患,因此引以为耻。”
马援的这段言论体现了马援的谦逊和团队精神,他不愿因自己的地位或成就而与他人产生不必要的隔阂或优越感。
后人就从这句话中提炼出了“不分轩轾”这个成语,用来形容地位、能力或成就等方面不相上下,没有显著的优劣之分。
四、不分轩轾近反义词
近义词:不相上下、不分伯仲、旗鼓相当、势均力敌等,这些成语都表达了难以区分优劣或高低的意思,可以在类似的语境中相互替换使用。
反义词:天壤之别,形容两种事物或两个人之间差别极大,如同天和地之间的距离一样遥远。
五、不分轩轾感悟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闪光点和小缺点。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轻易偏颇,方能洞察事物的本质。用不分轩轾的心态去看待大家,就是学会欣赏别人的长处,包容别人的短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