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津郊万象新 良田沃野绘“丰”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津郊万象新 良田沃野绘“丰”景

引用
人民网
1.
http://tj.people.com.cn/n2/2025/0212/c375366-41133471.html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天津广袤的田野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展开,不仅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津南区小站稻稻田风光(资料片)


于福安积极开展水稻种植技术科普活动(资料片)


宁河区高标准农田改造现场铺设输水管道,为满足节水灌溉需求提供保障(资料片)。本文照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永久基本农田中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4万亩,占比达到82%。2024年,全市建成高标准农田57万亩,其中40万亩增发国债项目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增发国债资金支付率100%,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灾后重建:从“望天田”到“高产田”

2023年夏天,海河流域发生流域性特大洪水,西青区辛口镇第六埠村受灾严重。灾后,第六埠村加速推进重建工作,新建500亩高标准农田,并对2000亩高标准农田进行提升改造,新建2座东淀蓄滞洪区排灌泵站。2024年3月,全市首个增发国债高标准农田项目在辛口镇开工,涵盖土地平整、土壤改良、输配电设施建设等,重点工程包括增加排水沟渠、抽水泵房以及病虫害监测和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打造智慧农田。

种子研发:打造农业“芯片”

在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深耕育种领域近40年的于福安,致力于种子“芯片”研发推广。2024年,于福安带领团队完成万亩水稻种子繁育工作,育成稳定品系32个,通过观摩培训交流指导稻农1500余人次。目前,该中心研发了“津原系列”小站稻新品种42个,其中育成的小站稻品种津原89,大面积亩产750公斤以上,高产田超过800公斤,百亩片最高亩产突破900公斤。

科技赋能:插上智慧农业的翅膀

宁河区是天津市的农业大区,截至2024年年底,该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53.8万亩,全区耕地建成高标准农田占比达82.2%。通过智能灌溉系统、无人机巡检、物联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应用,农田生产条件显著改善,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亩均粮食产能增加20%。

乡村振兴:打造都市型农业新样板

津南区依托小站稻品牌,启动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着重在小站稻“源”“魂”“种”上下功夫、做文章。东丽区则以高标准农田建设统筹国土空间规划,借力专业化平台优势探索出都市近郊区农用地提质增效新路径。2024年,东丽区共实施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设及提升改造面积2.88万亩。

初春时节,津沽大地悄然苏醒,万物萌发。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如一缕春风,吹拂着田野的每一个角落。沟渠纵横,田垄整齐,现代化的农业分布在广袤的田野上,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画卷。这里,不仅是粮食安全的坚实屏障,更是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

本文原文来自人民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