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厨余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厨余垃圾也能“变废为宝”

引用
澎湃
1.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6547480

垃圾分类对于改善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四川天府新区各街道基层将餐厨垃圾通过科技手段“加持”,不仅做到了污染零排放,更进一步推动垃圾分类意识深入人心。

再生循环:用垃圾“建造”一个“小花园”

在位于华阳街道沙河社区的麓山印象小区,有一个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集成了垃圾分类知识教育、垃圾分类互动体验、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堆肥)、城市农耕体验(种植)等多样复合功能。

基地围绕生活垃圾分类科普教育与农耕文化教育,被划分为种植区域、科普宣传区域(垃圾分类+农耕文化)、堆肥实践区域3个板块。目前,这个基地由学生和老师以及志愿者共同管理经营,曾经的“垃圾场”变成了如今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当前,沙河社区还正在探索蚯蚓塔/箱堆肥等堆肥模式,持续推进沙河社区餐前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积极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全民参与:社区共建共享“新时尚”

在麓湖社区,市民群众自发利用桥下闲置空间,设立了“桥洞生态共益实验室”,并引用了先进的堆肥箱技术。

生活在附近的居民们主动将餐前厨余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再将这些垃圾运送到这里进行集中处理。“实验室”还设置了评优、积分等多种规则,居民可以通过积分兑换商家优惠券或者肥料。

社区居民及志愿者们每周三都会在这里举办志愿者日,邀请居民们一起参与堆肥、分享经验。通过日积月累的引导和实践,麓湖社区把厨余垃圾这件“小事”变成了趣事,让垃圾分类成为居民的一种生活习惯。

环保变现:厨余垃圾“变身”有机肥料

在华阳锦华苑3期,这里打造了成都市首个社区有机物生态循环利用中心,引入了有机生物生态循环利用设备,每天都有志愿者在这里值守,居民将厨余垃圾送到中心后,志愿者将垃圾进行称重,并在每日投放记录账本上进行登记。

通过有机物生态循环,进入中心的厨余垃圾经过24小时左右的发酵时间成为有机肥料,用于社区绿化的养护,让垃圾有“去处”更有“用处”。此外,锦华苑还开启了“垃圾分类兑换礼品”的新模式,居民在家门口即可实现垃圾分类兑换。

当前,依托广大基层一线在垃圾分类中涌现的智慧实践,天府新区探索出的多种可复制的厨余垃圾资源化闭环模式,把厨余垃圾玩出了新花样。

下一步,天府新区还将继续以垃圾分类为引领,深化探索生活垃圾“就地处理、变废为宝、绿色循环”的新场景新模式,不断扮靓公园城市首提地绿色底色,坚定不移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