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強度間歇訓練攻略|提升速度就從這裡開始
高強度間歇訓練攻略|提升速度就從這裡開始
在马拉松训练的后半段,进入速度提升的关键时期。高强 度间歇训练(HIIT)是提升速度和无氧耐力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HIIT的原理、训练方法及其科学依据,并提供多种间歇训练方案供不同水平的跑者选择。
图源:Medium
高强度间歇训练的原理
HIIT的核心在于"短时间高强度+低强度恢复"的反复组合。这种训练方式能强化心肺功能、提升无氧耐力,帮助身体更好地适应乳酸堆积状态,最终提高乳酸阈值。当乳酸阈值提高时,意味着可以在更高速度下持续更长时间,而不那么容易疲劳,特别适合马拉松等长距离比赛。
摄影:卡斯
什么是乳酸阈值?
乳酸阈值是身体在一定强度下产生乳酸的临界点。通过不断挑战和提高这个临界点,跑者能在比赛中持续保持高配速而不易疲劳,这对长跑选手来说是提升成绩的重要一步。
间歇训练可提升你的速度 摄影:卡斯
800米间歇训练方案
训练安排:
- 热身:10-15分钟的轻松慢跑并进行动态拉伸,让身体进入状态。
- 主要训练:
- 800米快跑:以接近90-95%的最大速度完成800米冲刺,接着用400米的轻松慢跑来恢复。
- 次数:初学者可从4组开始,逐渐增加至6-8组。
- 恢复跑:在400米的恢复跑中保持轻松但不完全停下,持续让心肺系统运作。
- 放松:训练后进行10-15分钟的慢跑冷却,并搭配静态拉伸,促进乳酸代谢并放松肌肉。
这种间歇训练不仅能增加无氧耐力,还能帮助身体更快适应高强度运动节奏,在马拉松赛场上将速度维持得更稳定。
节奏跑训练
节奏跑是一种以接近比赛目标配速进行的中长距离训练,能有效提升跑步经济性。配合每周一次的8-12公里速度跑,能让跑者在比赛中快速找到状态,并持续稳定地以理想速度前进。这种训练方法不仅能帮助跑者掌握目标速度,还能减少能量浪费,进一步提升比赛表现。
在河滨进行节奏跑可培养你的体感佩素 摄影:卡斯
科学数据证明HIIT的效果
根据《European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ology》的一项研究,跑者经过6周的HIIT训练后,乳酸阈值提升了12%,最大摄氧量(VO2 max)也显著增强。此外,《Journal of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Research》也指出,进行HIIT的跑者在速度与耐力的进步上比单纯有氧耐力训练更显著。
其他常见间歇训练方式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间歇训练方式,适合不同阶段的跑者:
1. 400米间歇训练
- 训练方法:400米全力冲刺后,以200米轻松慢跑恢复,或休息60-90秒,反复6-10次。
- 效果:帮助提升爆发力与速度,逐步建立心肺耐力。
- 建议:初学者可从6组开始,每周逐步增加至10组(视情况可以跑到15组)。
2. 1000米间歇训练
- 训练方法:以接近90%比赛速度进行1000米快跑,接着以500米的轻松跑恢复,反复5-8组。
- 效果:锻炼乳酸耐受力,让跑者能在疲劳状态下维持比赛速度。
- 建议:每周进行1次,适合中高阶跑者作为耐力提升训练。
3. 30秒冲刺间歇训练
- 训练方法:30秒全速冲刺后,以1分钟的轻松跑恢复,重复10-12组。
- 效果:强化心肺系统,增强爆发力,适合跑者在日常训练中穿插使用。
- 建议:每周2次,适合任何程度的跑者快速提升心肺耐力。
4. 法特雷克(Fartlek)训练
- 训练方法:在全程慢跑中随时加入短距离的加速,持续1-3分钟后恢复,以自己的体力为依据进行速度切换。
- 效果:帮助跑者在不同配速下适应呼吸与肌肉负荷,增进跑步灵活性。
- 建议:每周1-2次,这种变速训练适合所有等级的跑者。
5. 爬坡间歇训练
- 训练方法:选择一段50-100米的上坡,以接近最大速度进行冲刺,然后慢慢走下坡恢复,重复6-10次。
- 效果:增强腿部力量与无氧能力,特别适合应对有坡度路线的比赛。
- 建议:每周1次,这种训练对于有经验的跑者更合适。
6. 阶梯式间歇训练(金字塔)
- 训练方法:以400米、600米、800米、1000米的顺序进行快跑,每次完成一组后以200米轻松跑恢复,之后反方向依序完成1000米、800米、600米、400米快跑。
- 效果:帮助跑者适应多种速度变化,在长距离比赛中更灵活掌握速度。
- 建议:每月1-2次,适合准备长距离赛事的跑者。
高强 度间歇训练(HIIT)对于马拉松训练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它能够加速跑者的速度提升,并提高整体耐力。通过800米+400米的间歇训练,再加上每周一次的节奏跑,你的比赛配速将更加稳定。想要在比赛中突破自我?那就从这些关键训练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