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非遗 六必居博物馆:探秘酱菜界扛把子的前世与今生
舌尖上的非遗 六必居博物馆:探秘酱菜界扛把子的前世与今生
六必居博物馆位于北京前门粮食店街3号,这里不仅是始创于明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的“六必居”酱园原址,更是一座展示六必居老字号企业历史及传统工艺特色的博物馆。近600年历史的“六必居酱菜制作技艺”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六必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六必居”的字号,来源于其“秫稻必齐、曲蘖必时、湛炽必洁、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的“六必祖训”,铭刻着对品质精益求精、对经营诚信执守、对家国深沉厚植的价值追求。“恪守‘老’之精髓、满足‘新’之所需”,坚持文化引领、传承创新协同发展,是老字号“六必居”始终秉承的发展理念。
博物馆在展示六必居历史及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还致力于挖掘中华传统饮食文化内涵,丰富馆藏体系、完善展陈内容,并加强互动项目的设计,以推动中华饮食文化与传统工艺的保护与传承。
博物馆陈列着老字号数百年来的账册、照片、功牌、印章、房契、算盘、油灯、酒壶、牌匾及生产制作工器具等近百件藏品。既有发掘的六必居明代老井,也有复原的昔日老店,更将“六必工艺”采用人物雕塑和场景融为一体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博物馆占地面积1853平方米,由“食肴之将”、“源远流长”、“涅槃重生”、“与时俱进”四大单元,“六必居老井”、“传承人工作室”、“研学实践区”三大体验部分组成,使人们身临其境了解这个历尽沧桑数百年酱园的创立与发展,共同分享中华饮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明有“武英阁大学士严嵩题匾”、清有“庚子年张夺标冒死护匾”、民国“老店建起地下联络站”...回首近600年风雨历程,当数新中国壮丽之歌,这是老字号最为辉煌的发展进程,“六必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守正创新,从一个加工酱菜的小工坊,一步步成长为全国调味品行业响当当的知名企业。
据了解,近年来六必居在致力于以各类经典产品满足消费需求的同时,适应消费者对老字号文化和情怀的追求,“六必居博物馆”应运而生。围绕首都北京文化中心建设功能定位,“六必居博物馆”以老字号品牌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资源为依托,将店之历史与国之文化兼容并蓄,彰显六必居“忠义信业为本”源文化、中国酱菜文化传承者定位及老字号“铸造诚信、活力民族品牌”发展愿景,使世人真正走进中华老字号、品味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感受中华大工匠精髓、以文化自信彰显民族力量。
六必居博物馆是了解六必居历史和传统工艺的重要窗口,也是体验中华传统饮食文化的好去处。博物馆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生生不息的“六必”祖训、栩栩如生的人物典故、大量详实的史料文物,呈现给国内八方来客和四海宾朋,使人们身临其境了解这个历经沧桑近600年酱园的创立与发展,共同分享中华饮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春华秋实、初心使命,传承发展、基业长青。如今,六必居又昂首阔步,迈向建设中国调味品领域领先企业的新征程。
来到“六必居博物馆”,开启一段波澜壮阔,又感人至深的老字号发展历史画卷。博物馆开放时间为08:00-16:30,全年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