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强迫症:症状、成因与治疗方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强迫症:症状、成因与治疗方法

引用
1
来源
1.
https://virtusmedical.com/disease/obsessive-compulsive-disorder?locale=zh-Hans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其特征是反复出现的强迫思想和强迫行为。本文将详细介绍强迫症的症状、成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什么是强迫症?

根据美国精神病协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2013)的诊断标准(DSM-5),强迫症患者每日可以花耗至少一小时在强迫性思想或行为上,以致主观地感到困扰,譬如觉得自己很古怪、担心别人的眼光,或客观地影响其生活,例如患者的社交生活、家庭关系、工作或学业等。

强迫症症状有三个主要的部分:强迫思想、强迫行为和伴随的紧张情绪。

强迫思想

反复出现的思想、念头、冲动或图像,对患者来说是不自主且无法控制的。这些观念通常是不合理、不合逻辑、令人不安或恐怖的,并且与个人的价值观相抵触。常见的强迫观念包括恐惧细菌、害怕失去控制、害怕造成伤害、宗教疑虑等。

强迫行为

这是为了减轻或预防强迫观念所产生的重复行为、仪式或动作。患者通常感到他们必须执行这些行为,以减少焦虑或避免灾难发生。常见的强迫行为包括洗手、整理、检查、计数、重复祈祷等。

伴随的紧张情绪

患者通常亦会感到焦虑和压力、害怕、内疚、厌恶或抑郁。强迫症可能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强迫症有多普遍?

强迫症的终身发病率为2%。男女的发病率相等。很多儿童都有轻微的“强迫”行为,例如很仔细地摆放他们的玩具或避免踏在人行道的缝隙上,这些行为通常会随着他们长大而消失。

强迫症有哪些成因?

强迫症的成因有很多,包括外在压力、遗传、创伤经验等等。

举个例子说明“强迫症”患者的思想行为模式。

客观事件:接触到其他人使用过的物件。

负面主观思想出现为:“唉!不知什么人碰过呢?”、“我一定会被传染了!”

于是,病者的情绪反应变成:紧张、不安、担心;身体反应是:难以集中精神,反复想到会被感染;行为反应是:要彻底清洁双手才敢做其他事情。

结果就是:凡接触到其他人可能用过或碰过的东西后,都一定要彻底清洁双手,以致花在清洁的时间愈来愈长,对社交、工作和日常生活构成影响。

这个例子展示了强迫症患者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如何运作,以及他们对特定情境产生恐惧的过程。这种负面思想和恐惧反应的循环可能逐渐加深,导致强迫症持续存在及对日常生活造成影响。

如何诊断强迫症?

情绪病不能与其他病症一样,透过医学化验或电脑扫描等方法进行诊断检查。医生会透过询问病史和心理评估工具为患者评估心理状况。

如果怀疑自己或家人患上强迫症,可以先进行强迫症评估,了解患病的风险。

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血清素调节剂 SSRI为强迫症的一线处方药物,可以有效调节脑部血清素及其他化学传递物质,协助减少缠绕的思想及强迫行为。由于此类药物一般需要服用4至6星期才见成效,医生或会同时处方短期服用及低剂量的镇静剂,暂时纾缓病情。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学习如何管理和控制焦虑和恐惧,从而减轻强迫症的症状。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其中一种常用的心理治疗,能增加患者对强迫症的了解、认识发病时的处理方法、学习放松心情及控制呼吸。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