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罔”字的读音、含义及用法详解
“罔”字的读音、含义及用法详解
“罔”字的读音为wǎng,与常见字“网”字同音,《正韵》里对罔字的注音为“武方切,音亡”。
主要含义
- 名词:渔猎用的网,同“网”。
- 名词:法网,指法律的制裁。
- 形容词:迷惑、失意,通“惘”。
- 形容词:不正直,存心假冒。
- 形容词:无知的。
- 动词:结网。
- 动词:诬陷,无中生有。
- 动词:欺骗、蒙蔽。
- 动词:害、陷害。
- 动词:表示禁止或劝阻,相当于“别”、“不要”。
- 动词:无、没有。
- 副词:不。
造字本义
“罔”字造字本义:形容词,捕猎者面对空网,内心失望失落。
“罔”字的篆文字形由“网”和“亡”两个部分组成。“网”表示的是捕鱼、捕猎的工具,“亡”则表示没有、缺少。两部分结合起来,形象地描绘了捕猎者使用网具捕猎,但未捕获任何猎物,劳而无获的场景。
“罔”字的引申从最初的捕猎者面对空网的失望,到后来泛指因付出与期待落空而产生的失望失意。“罔”字也用于表示失去、消失、没有等含义,以及作为副词,相当于“不”、“别”、“不要”。
在古籍中,“罔”字有时假借代替“网”,表示搜罗、收取,或者表示关系纵横交错的组织或系统。例如,《易·系辞下》中就有“伏羲作结绳而为罔罟,以佃以渔,盖取诸离”的记载,这里“罔罟”就是指的渔猎用的网,再比如《庄子·逍遥游》中提到“死于罔罟”,也是在描述死于捕猎的网中。而《孟子》中的“罔民”,则是形容被搜刮的民众。
说文、段注
《说文解字》里对“罔”字的解释如下:
“罔,网,罟也。从网,亡声。”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对“罔”字做了进一步解释。他指出“罔”字的本义是渔猎用的网,即罟。“罔”也可以表示法网,即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以比喻法律的严密和公正。
段玉裁还提到“罔”字在某些语境下可以表示迷惑或失意,这与“惘”字相通,反映了人在面对复杂情况时的困惑和迷茫。
含义详解
迷惑或失意,在《论语·为政》中,“学而不思则罔”这句话,就体现了这个意思,说的是如果只是学习而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和困惑。
不正直或无知,“罔”还可以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性格。比如在《列子·周穆王》中,提到“秦人逄氏有子,少而惠,及壮而有迷罔之疾”,这里的“迷罔”就是指迷惑不清的状态,引申为不正直或无知。
诬陷或欺骗,在《礼记·少仪》中的“衣服在躬,而不知其名为罔”,这里的“罔”就是指对事物的不了解或误解,进而可能发展为诬陷或欺骗。
禁止或劝阻,“罔”还可以用作动词,表示禁止或劝阻的意思。例如在《书·大禹谟》中,“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这里的“罔”就是告诫人们不要失去法度,不要沉溺于安逸和享乐。
无或没有,“罔”作为动词,还有“无”或“没有”的意思。在《诗·大雅·民劳》中,“以谨罔极”,这里的“罔极”就是指没有极限,引申为无穷无尽。再比如词语罔顾的意思是,不顾及、没有顾及,成语罔顾事实是指不顾及事实,不考虑现实,不承认事实。
不,“罔”作为副词相当于“不”或“没有”。在《西游记》中,“世人罔究壶中景”,这里的“罔究”就是指没有人能够探究或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