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范轻生策略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防范轻生策略
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时常能从各类媒体平台上,看到一些令人痛心的悲剧事件,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困境,选择以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引发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人们在哀悼逝者的同时,也纷纷讨论其轻生原因。有学者认为,自杀的发生,往往与严重心理失衡甚至严重精神障碍密切相关。对于疑似或已确诊的严重精神障碍人群,重视生命安全,防范伤己伤人行为,不但是对个体生命的保护,更是对公共安全的维护,需要多关注。
严重精神障碍致轻生风险加重
有研究表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杀率高出正常人群数倍甚至数十倍。严重精神障碍是指精神疾病症状严重,导致患者社会适应功能严重损害,对自身健康状况和客观现实不能完整认识,或者不能处理自身事务的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在临床上有超过100种疾病。需重点关注的有6种: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类似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受病症影响,诱发自杀的风险更高。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因出现命令性幻听或被害妄想而无法自控,导致轻生;另外,重度抑郁症患者,酗酒性精神障碍患者,也是自杀高危人群。
预防轻生的措施
(一)积极参加社区管理服务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救治救助范围,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健康建档、随访、体检、药物指导、心理疏导、社区宣教等)。患者积极配合社区管理服务,在精防医生帮助和指导下,了解病情,按受规范治疗,可有效预防复发,减少自杀风险。
(二)定期复诊和治疗
严重精神障碍属于慢性疾病,存在易复发、难治愈等特点,因此许多患者需长期服药治疗。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需定期接受病情评估,精神科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和躯体情况,制定和调整治疗方案。患者坚持按医嘱规律服药,结合其他辅助康复方法,可缓解病症,降低诱发自杀的风险。
(三)避免负面刺激和误导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因认知受损,遇到负面刺激时,容易被激惹,甚至效仿错误行为。如果出现负性事件(如丧亲、受辱等),要关注患者精神症状和言行表达,及时提供支持和疏导,给予关爱和同理,引导患者自我觉察,正确宣泄,减轻心理创伤,必要时立刻寻求专业帮助。生活中监护人要有意识做好信息管理,避免患者受到不良信息误导甚至模仿,多引导他们关注正向的音频和图文。
(四)加强监护,传递关怀
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非常需要家庭关心和支持。一方面,在监护人提醒下按医嘱服药,养成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正确处理负面事件及不良信息;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多了解精神疾病相关知识,提高监护能力,切忌激惹、埋怨、谩骂,应给予患者更多的接纳和肯定。
要特别留心患者的以下四种征兆:直接语言表达(我不想活了);间接语言表达(也许没有我,你们会过得更好);谈论自杀(谈自杀计划和方法等);行为表达(和亲友告别,搜索自杀信息、准备自杀工具)。
(六)应急干预四步法
当严重精神患者正在部署或实施自杀时,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工作人员可采用“轻生应急干预四步法”实施救援:
1.接纳现状,发起对话,澄清问题,拖延时间。接纳患者状态,不轻易劝止或否定,争取发起对话,引导患者表达,通过对话,了解事因,澄清问题,准确判断自杀风险。尽量拖延,引导患者通过表达,宣泄心理压力。
2.认真倾听,耐心疏导,转移关注,提高动力。如果患者愿意对话,工作人员应保持认真倾听,积极同理适时回应,充分肯定患者的表达,给予心理疏导,助其宣泄。待其平稳进一步引导,争取引入非自杀话题,转移注意力,减弱其自杀想法,激发和强化患者愿意活着的动力。
3.引导改变,表态支持,替换目标,注入希望。如果已经转移到非自杀的话题,且患者有讨论的愿望,工作人员进一步强化鼓励和肯定,继续灌注信心和希望,引导并鼓励其作出改变,明确表态自己愿意并能够提供支持,让患者感受到安心和信心。通过不断强化和疏导,逐步引导患者改变目标(从实施自杀替换为实施其他),探讨具体内容和实施细节,如完成新愿望的目标、行动计划和具体方案等,用新的行动目标和美好的未来前景替代原来的“自杀”想法和做法,给患者注入新生希望。
4.促成自救,排除危险,避免刺激,转介后续。如果注入新希望的沟通对话能取得效果,评估患者求生意愿,继续疏导和鼓励,争取劝服患者自行结束风险计划和行为,切忌采取强硬行动,尽量实现和平的、柔性的自杀终止。当判断自杀行为已经结束后,及时排除其他风险源,提醒家属收好危险物品(如利器),同时,继续安抚患者,对紧急干预中谈及的个人隐私等敏感信息做好保护,向其它应急人员准确反馈情况,避免信息泄露,并尽快转介,做好衔接工作。
我们在开展面访服务中,发现精神分裂患者阿S有强烈的轻生念头和报复社会的想法,项目工作人员立即启用“轻生应急干预四步法”,逐步取得阿S的信任,倾听其心声,浇灌希望助其调适和改变。经工作人员的深入介入和用心呵护,阿S慢慢走出低压情绪,不再沉浸于负能量的情景中,主动找事做,现已回归正常工作。
春风入户、转安为好
大良街道精神卫生社区服务项目简介
本项目由广东省德胜社区慈善基金会、大良街道办事处共同资助。项目聚焦于部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面临的突出问题,例如危险度高、拒绝接受社区规范服务、服药不稳定、家属照护不足、情绪波动大等情况。项目周期为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在此期间,项目社工团队会调动并整合社区各类资源,携手多部门以及汇聚多专业团队的力量,充分运用社会工作、心理服务等专业方法,为240名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全方位服务。
服务内容涵盖日常定期探访、用药指导、心理疏导、知识宣教、资源链接、社区活动、节日慰问等。致力帮助患者正确认知病情,提高服药意愿和依从性,调节心境,接纳自我,积极参与社区管理和康复活动,逐步恢复社会功能,减少风险,努力回归正常生活。
春风入户、转安为好——
大良街道精神卫生社区服务项目组
来源:大良街道卫生健康办公室
编辑:融讯新媒体 李健英
审校:大良街道宣传文体旅游和教育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