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和贝多芬一样,柴科夫斯基也“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和贝多芬一样,柴科夫斯基也“扼住了命运的喉咙”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KNENHA0518HDUS.html

“这一作品是从完全听从命运,到对命运发生怀疑,最后决心通过斗争来克服悲惨的命运,表现的是肯定生活的思想。”

柴科夫斯基在他的《第五交响曲》札记中这样写道。

12月24日至25日,日本指挥家西本智实将携麾下辉煌艺术爱乐乐团重返东艺舞台,奉上一连两晚交响饕餮,其中25日晚西本智实便将诠释独属于老柴的这首“命运交响曲”

柴科夫斯基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1840-1893

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4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1888年,柴科夫斯基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e小调交响曲》,与此同时他还完成了一部萦绕在头脑中的幻想序曲《哈姆雷特》。这段创作的高产期和他在弟弟家的休息有关。从繁忙的欧洲巡演归来,柴科夫斯基不仅带回了赞誉、新老朋友的祝福,也带回了一身疲惫。在弟弟家的居住使他得到安静的机会。尽管柴科夫斯基的社交和演出大都能获得预想的成功,但他总体上并不喜欢繁忙地与外界接触。他更渴望清净的独处,这时候能让他充分处理头脑中无尽的旋律和创意。

“这里最可贵的,是你可以从花园径直走进森林,在那里漫步一整天。丝毫没有居民的痕迹……也没有他们的琴声。”

这段宁静的时光令柴科夫斯基感到惬意。他决定了接下去的创作计划,一部交响曲。尽管期间偶尔的通信令他再次转念,但最终,计划落实在了交响曲上,连他心心念念的《哈姆雷特》也必须先等一等。

《e小调第五交响曲》结构上十分传统,几乎每个乐章的布局都符合传统的交响曲规范。第一乐章有一个绵长缓慢的引子。引子本身介绍了整部作品最重要的动力来源,这个乐思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以附点节奏为明显特征的格言主题。有学者认为这是对格林卡歌剧的借鉴,称之为“希望”或者“抗争”。另一个是下行六音列,被称为“命运”。与前一部交响曲相比,《第五交响曲》对贯穿全曲的动机的使用显得更为流畅和连贯,而且动机本身不像上次那样扎耳,更优雅和婉约。

呈示部仍然是柴科夫斯基式的,充满各种主题和发展。他一直苦于试图驯服自己笔下喷涌而出的旋律。这些旋律具有过于鲜明的个性,时常难以被纳入严格的调性布局。

在第一乐章的创作笔记上,柴科夫斯基写道:“在命运面前完全屈服,也就是命运不可捉摸的宿命……”

与第三和第四两部交响曲不同,柴科夫斯基没有留下更多音乐表达内容的痕迹。也许他这里所谓的命运并非那个下行的六音列,而可能是他在音乐创作中不得不做出的妥协。仅仅从呈示部就可以看出,他在努力“规范”音乐的写作,而最后仍然允许主题们闯入了并非那么传统的领域。与“传统”交响曲不同,呈示部迈向了关系大调的属调D,而不是e小调的属调B上。

由于呈示部本身十分丰富,展开部的素材也并不缺乏。第二主题时出现的那个六度跳进动机(可以被看作是对“命运”动机的变化)现在承担了重要的组织工作,音乐以柴科夫斯基式的冲动消耗自己的力量,令再现部得以悄悄地出现。这里,再现部以传统奏鸣曲式的规范完成整个乐章。

第二乐章从小调开始,但柴科夫斯基毫不迟疑地用圆号在D大调上明确无误地吹奏出一个绵长的旋律。这不仅是他所有旋律中最出名的一段,也是整部交响曲里最令人陶醉的主题。很可能正是这个主题激发了他的新朋友德沃夏克的创作。圆号的主题过后,双簧管与圆号应答的形式引入了新的主题。中段从单簧管的不安定主题开始。柴科夫斯基以展开部的方式处理这段主题,让它在不同的调性上反复,形成一种发展的动力,并在回溯贯穿全曲的那个格言主题之后重新回到优美的A段主题。

第三乐章是一首三部曲式的圆舞曲。不少学者指出,柴科夫斯基对圆舞曲的创造性写作几乎将这种体裁据为己有,堪与海顿对小步舞曲的意义以及肖邦对马祖卡舞曲的意义相比。这首圆舞曲同样具有很强的特殊性。第一段主题的节奏时常在3/2拍和3/4拍之间摇摆,简单说来就是一个3,一会儿被分成1.5+1.5,一会儿又恢复成1+1+1。这种摇摆赋予了这个旋律独特的魅力。第二段圆舞曲主题中,柴科夫斯基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4个音符加2个音符的6/8拍写法,令三拍子节奏获得更进一步的变化。第三圆舞曲的弱起和连续切分节奏让人眼花缭乱。这种节奏上的复杂特点最终导致了乐章中段离开圆舞曲,一头扎进了谐谑曲的速度里。尽管这段音乐在乐谱上标注的式3/4拍,但从听觉上来说,这已经完全是一段4/4拍的曲子了。乐章的最后,格言主题再次出现,其特征性的附点节奏确定了作品向最后迈进的开始。

终曲由大调上明确奏响的格言主题的开头部分开始,信心满满。然而,这又只是一个引子,真正的奏鸣曲从弦乐急促的e小调开始。第一主题充满毁坏一切的力量,但作曲家很快将它放到了低音声部,而在上方明亮的木管乐器中引出对应的主题,弱化它的破坏性。第二主题则更为明显地驯服了弦乐,令它们如同骏马奔腾,而人们的注意力则放在光鲜亮丽的长笛、双簧管和单簧管的骑士身上。乐曲的展开部非常短小,因为呈示部和最后的再现部以及整部交响曲的尾声必定会占据更大的篇幅。

再现部快速回顾了呈示部的内容之后很快迈向了B大三和弦上的“华彩乐段终止”,当然因为不是协奏曲这里不会有真正的华彩。乐队长时间停顿后开始了辉煌的E大调结尾。格言主题和末乐章的主题先后登场,柴科夫斯基的笔似乎再次失控。他在乐谱上激情满满地写下了四个F(实际上根本无法演奏的强度),表达乐曲最终应该获得的辉煌。

西本智实执棒演绎柴科夫斯基《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片段)

柴科夫斯基的《第五交响曲》实际上和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讲了一个差不多的故事。对无情命运的抗争,以及最终获得的辉煌胜利。从e小调向E大调的历程也对应从c小调到C大调的迈进。至于结尾的浮夸与铺张,柴科夫斯基似乎也并不比贝多芬做得更过火。但却很少有人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原因可能是在音乐素材上,两者差距太远。贝多芬的素材更符合德奥交响曲传统的审美,是集约的、紧凑的、鲜明的、充满动力的以及可延展性很强的。柴科夫斯基要处理的则是更宽广、更优美、更具有歌唱性的旋律。这使他不得不付出很大的努力来构建一部交响曲。然而在《e调第五交响曲》中,我们还是可以看到明显的动机发展方法,以及柴科夫斯基对此的娴熟技巧。譬如第四乐章主题一开始三个音的动机就被用于支撑这个主题的进一步发展。

这一做法很可能是出于柴科夫斯基要用这部作品来回应一位老人对他提出的要求。就在这部作品创作之前的巡演中,他在汉堡结识了西奥多·阿维-拉勒芒(Theodor Avé-Lallemant)。这位当时已年过八旬的老人不仅观看了柴科夫斯基在汉堡爱乐协会的演出,还出席了每一次排练。根据柴科夫斯基的回忆,老人在家里接待了他,拉着他的手对他表示鼓励。但同时,老人指出,他的音乐有时候过于暴躁嘈杂,尤其是打击乐用得太多。

“他几乎含着热泪劝我尽快移民德国,那里的古典传统和文化氛围会让我改正那些不足之处。”

《第五交响曲》被题献给这位“可敬的……对我展现了慈父般关怀的”老人,也许正是柴科夫斯基的一种回答。他当然理解德奥古典交响乐传统的创作方法,也理解老人提到的自己作品中的问题。因为在这部交响曲里,我们可以看出他既试图驯服自己桀骜不驯的旋律,也试图展示德奥交响曲的主题发展技巧。但更重要的是,一切为一个更宽广和宏大的叙事服务。这是贝多芬在他的交响曲中已经向世界宣告了的。音乐技巧的目的是为了讲述一些东西,因而为了讲述的逻辑,应该适当放弃对技巧的崇拜与痴迷。

遗憾的是,柴科夫斯基于1889年带着这部作品再次访问汉堡的时候,阿维-拉勒芒已经卧床不起。《第五交响曲》在汉堡的演出大获成功,老人通过中间人表达了自己的祝贺。然而根据文献记载,他最终没有亲耳听到这部题献给他的伟大作品,也没能再见到柴科夫斯基这个“极具音乐天赋”的俄罗斯人。

*封面 @haytak45

西本智实与辉煌艺术爱乐乐团

上海新年音乐会

Tomomi Nishimoto & IlluminArt Philharmonic Orchestra New Year's Concert

演出时间

2024/12/24-25(周二/三)19:30

地点

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票价

1080/880/680/480/280/180元

PROGRAM 1

曲目1

2024/12/24

李斯特 | 第三交响诗“前奏曲”,作品97

勃拉姆斯 | 匈牙利舞曲第一、第五号

小约翰·施特劳斯 | 雷鸣电闪波尔卡,作品324

拉赫玛尼诺夫 | E小调第二交响曲,作品27

Liszt | Les Préludes, Symphonic Poem No. 3, S. 97

Brahms | Hungarian Dance Nos. 1 & 5

J. Strauss II | Thunder and Lightning Polka, Op. 324

Rachmaninoff | Symphony No.2 in E Minor, Op. 27

PROGRAM 2

曲目2

2024/12/25

瓦格纳 |《纽伦堡名歌手》第一幕前奏曲

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 西班牙随想曲,作品34

柴科夫斯基 | E小调第五交响曲,作品64

Wagner | The Mastersingers of Nuremberg, Act I: Prelude

Rimsky-Korsakov | Capriccio Espagnol, Op. 34

Tchaikovsky | Symphony No. 5 in E Minor, Op. 64

*曲目以现场为准 Program subject to change

*迟到或演出过程中离场的观众将需待曲目间入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