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贝母的功效与作用
贝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供药用。贝母因形状得名,按品种的不同,可分为川贝母、浙贝母和土贝母三大类,贝母具有润肺止咳、清火散结等功效。
润肺止咳:贝母味苦,性微寒,归肺经,有润肺的功效,痰少者可使用,尤其适用于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此类患者多伴有痰少、难咯、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等不适。
清火散结:贝母擅长清火散结,是治疗肺脓疡的良药,如果患者出现咳嗽胸痛、恶寒发热、咳吐腥臭脓痰、大便干燥、舌红口干等症状,可适当食用贝母。
营养价值
贝母的主要营养成分是纤维素、蛋白质、脂肪、钠,还含有硬脂酸、棕榈酸、β-三醇,是常用的中药。贝母传统的功效是润肺、止咳、化痰,通常只取其地下鳞茎入药。
适宜和禁忌
适宜人群:肺虚劳嗽、痰少咽燥、痰中带血患者。患有咳嗽,伴有痰少、难咯、痰中带血、口鼻干燥、咽干口渴,为肺燥或秋燥所致的咳嗽之人适宜服用。
禁忌人群:寒痰、湿痰、过敏体质者。寒痰、湿痰者应禁用贝母。因为已有服用贝母出现过敏的报道,所以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孕妇:应谨慎食用。贝母是常用中药,内含有丰富的川贝碱,具有降压、润肺、止咳的作用,孕妇服用后会导致血压下降,可能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
婴幼儿:可适量食用。因为贝母的味道较苦,婴幼儿不仅难以下咽,而且食用后还可能导致婴幼儿呕吐。
食用方法
熬汤:将甲鱼切块放入蒸钵中,加入鸡汤、贝母以及调味品,蒸熟后即可食用,具有滋阴补肺的作用,适用于阴虚咳嗽、喘、低热、盗汗等症。
炖梨:雪梨削皮,削去梨柄及核,放入冰糖、贝母粉,用小火隔水蒸,蒸熟即可食用,具有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适用于久咳、燥咳的人群。
煮茶:将贝母、款冬花、麻黄、杏仁放入清水锅中煮沸,再加入茶叶、甘草略煮,即可饮用,能清热润肺,化痰止咳。
温馨提示
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贝母。在服用贝母期间应忌食太过油腻或辛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