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史上最低的15%首付,居然是“鸡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史上最低的15%首付,居然是“鸡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FMJ8IV0515CFHN.html

楼市祭出史上最低的15%首付政策,但几个月过去了,我们发现这看似诱人的政策却成了“鸡肋”。以往买房人都盼着降首付,期待哪天首付能降到两成。这在之前已经是“信贷底线”了。

15%首付政策的出台

2024年5月17日,首套首付降至15%,二套降至25%;9月24日,二套也降至15%,首套二套首付均为15%。较上一轮最宽松时,首套低出0.5成,二套更是打“对折”,双双创历史最低首付。

政策效果分析

市场反应

不可否认,降首付确实刺激了市场。以天津为例,10月新房成交量飙到98万平米,环比大涨超六成,一举刷新自2023年4月以来最高值。二手房也持续高位放量,刚刚过去的周末,贝壳二手房又一天318套,一天323套。

实际执行情况

但我们也需有清晰认知:降首付,的确刺激市场,但更多是信号意义大于实际。银行平均首付比例为五成,不少楼盘也基本上是在五成到六成。

为什么15%首付政策效果有限?

主要原因是,楼市“赚钱效应”不再,叠加这两年消费降级,买房人都越来越理性,不敢多加杠杆买房。像之前借钱凑首付买房,更是不可能。现在是,能不买就不买,能少贷款就少贷款,而且普遍不会把钱都放在房子上,手里还要留点,以应对各种不确定的未来。

一位粉丝就很典型。他手里有100来万,明明可以撬动600多万的房子。但他却只看250万以下的。那天找了个260多万的,都说超预算了。因为他打算首付付四成。这样一个月月供就可以6000多。不然,用足杠杆,250万的房子,月供就得小9000,若600万那就2万多了。都是自己工资的倍数了,承受不起。

结果没过几天,想法又变了,打算看200万以内的房子。理由是他算了下,250万的房子,付四成,光利息就得77万多。若买200万房子,就可以付五成首付,利息能少将近26万。

事实上,有此想法的不在少数。明明可以买400万,但谨慎起见,只买200万。明明可以贷八五成,却能多付就多付,能早还就早还。甚至有项目透露,他们房子还没有交,但已经有业主把贷款还清了。

现在降负债已成普遍现象。去年全国共计发放住房按揭贷款6.4万亿元。但全年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却还比2022年少了6200亿。这中间部分就是被提前还贷抵消了。还掉了多少呢?6.4万亿+0.62万亿=7.02万亿,比去年的新发放量都多。

利率下调与政策对比

好在,继两次批量降存量房贷利率后,现在提前还贷潮已经减弱。而且利率也在降。仅今年,5年期LPR就降了三次:2月,降25个基点;7月,降10个基点;10月,又降25个基点……加起来,今年至今,LPR利率已下调60个基点。

若再加上减基点部分,天津首套和二套房贷利率分别比年初下降了80、140个基点。力度已经相当大。现在利率已是史上最低,首套二套均为3%。有消息称,2025年年初还会有一次降利率,大概30基点。

政策适用人群

相比之下,“救市四件套”(取消限购、降首付、降利率、认房不认贷)中,降首付就有些“鸡肋”了。有钱的不差那点首付,没钱的又承担不起高额的月供。因为首付是降了,但还贷成本却高了。月供和首付很难两全。要么就是降低预算,干脆买老破小了。能住,学区、配套都是现成的,总价还便宜。这也是为什么二手房很走量的原因。

只有两类买房人适合15%首付:

  1. 资金筹措型,可以先付15%,不需要等。但它的前提是有还的能力,等资金到位,可以提前还贷。
  2. 投资型客户。但现在完全是自住逻辑,投资型占比不足1%。

所以首付比这个指标,也是我们监测投资型客户进没进场的风向标。如果首付比普遍下降了,那就代表投资型客户进场了。目前来看,投资型客户还没有进场。因为他们进场基本上是典型的右侧交易,买涨不买跌。所以客观来说,需要市场起来之后,这个首付比才会降下来,15%首付才会发挥出它的价值。这就是为什么说房地产周期的原因。如果市场起来,又给出了将近7倍的杠杆,就会又产生之前的追涨问题。这就叫推波助澜。

最后做个小调查:你买房会付几成首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