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抗战史 港人又一好去处
了解抗战史 港人又一好去处
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香港海防博物馆昨日正式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并推出专题展览“携手抗敌:东江纵队在深港地区的抗战活动”,市民今日起可免费入場參觀。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出席博物馆揭幕典礼致辞表示,特区政府特别在抗战胜利纪念日这个别具历史意义的日子,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揭幕,缅怀捨身护国的抗日英烈及遇难同胞,彰显特区铭记祖国人民团结抗敌的历史使命。
东江纵队老战士林珍、罗竞辉、李彬、谢祥兴、刘苏等出席揭幕典礼。他们激动地指出,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的设立是新的历史里程碑,不仅易名,而是要向香港市民讲清楚抗战的历史,激发香港市民的爱国热情。
李家超在致辞中特别感谢抗战老战士出席当天的活动,使揭幕典礼更具意义。他代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所有保卫国土的抗日英雄和烈士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特首:冀各界积极组团參觀
李家超表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位于鲤鱼门地区,自古以来是香港守卫国家南大门的重要交通水道和战略地点。特区政府将香港海防博物馆改设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结合馆址本身的丰富海防历史遗迹,加上抗日战争的展览内容,让观众在參觀昔日防务设施的同时,感受中华儿女在抗日战争的坚决抗敌岁月。
李家超指出,特区政府正全力推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市民民族自豪感和主人翁意识。抗日历史提醒我们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是青少年学习先烈事迹、深化家国情怀等传统文化内涵的重要教材。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通过抗战历史的常设和专题展览,加强市民,特别是青少年,认识和体会艰苦的抗战岁月和抗日英烈的贡献。
李家超强调,要有效推广国家历史和爱国主义教育,除了特区政府的推动,教育界和社會人士的参与也是关键。他希望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积极组织学生和廣大市民來博物館參觀,一同銘記歷史的經驗,向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目標奮勇前進。
加强兩地合作共推文化傳承
由港深兩地共同主辦的「攜手抗敵:東江縱隊在深港地區的抗戰活動」專題展覽當天也在博物館揭幕。李家超感謝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一同主辦展覽,展現深港兩地唇齒相依的手足情懷。李家超亦期待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日後成為與大灣區文博機構交流和合作平台,共同推動中華文化與歷史傳統的發展和傳承。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秘书长王松苗、外交部驻港公署副特派员潘云东、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副司令员谭志伟海军少将、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组长李慧琼、博物馆咨询委员会主席苏彰德教授、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康乐及文化事务署署长刘明光和香港历史博物馆总馆长张锐森亦出席揭幕典礼并主礼。
行政长官于2023年的施政报告中提出改设香港海防博物馆为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改设后,馆内设有包括「声影说抗战」、「日本侵华·携手抗敌」、「日军侵港」和「抗日游击队与敌后活动」等四个介绍抗战历史的常设展览厅。
東江老戰士 高唱抗戰名曲
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一边观看展品,一边回忆抗战经历。
「再会吧,香港!你是旅行家的走廊,也是中国渔民的家乡。」在昨天的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传媒预展,原东江纵队港九独立大队老游击战士联谊会会长林珍激昂地唱起抗战名曲《再会吧香港》。
是次香港抗战及海防博物馆正式揭幕,由位于深圳龙华的中国文化名人大营救纪念馆提供一段影片,就是抗战时传唱香江的名曲《再会吧香港》。
抗日战争时期,大批香港人往内地逃难,著名词作家田汉写下这首歌詞。「看吧!侵略者的烽火已经烧遍了太平洋,别留戀着一時的安康,疏忽了对敌人的提防。地无分东西南,色无分棕白黄,人人扛起枪,朝着共同的敌人放,用我们的手奠定了今日的香港,用我们的手争夺明日的香港。」
当时加入游击队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名校子弟,有「皇仁仔」、有英华女校的学生。他们当年都毅然放下书包,保卫香港、保卫国家,写下了那个时代的香港故事。
本文原文来自大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