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发致癌是真的吗?
染发致癌是真的吗?
染发是一种时尚潮流,年轻人为了帅、酷、美,会把头发染成各种颜色,而老年人为了遮盖白发,也会定期染黑头发,但关于染发“致癌”的说法也不少,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宁波65岁的胡女士,10多年前开始每年染2次头发。半年前她去染发时,感觉左侧头顶处异常刺痛,以为是一颗痣不小心挠破了皮,她没太在意。2个月过去了,这个芝麻大小的破口始终没有愈合。于是,她在当地医院做了皮肤活检,结果显示基底细胞癌。原来胡女士头上本有个先天性的皮脂腺痣,医生解释,可能在染发剂的反复刺激下导致了局部的癌变。
头发还能不能染了?
染发剂内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其中有一种叫对苯二胺的化学物质,被世卫组织列为了3类致癌物,如果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对苯二胺可能会导致身体急性中毒。
我国规定染发剂内的对苯二胺含量要控制在2-6%之间,所以无需害怕出现急性中毒的情况。不过部分人群会对对苯二胺过敏,接触后容易引起皮肤发红、出疹子和眼睑浮肿等。
3类是什么档次?一起来复习一下世卫组织对致癌物的分类!
1类致癌物:有充分证据证明对人体致癌
如:酒精、烟草、槟榔、加工肉
2A 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人体证据有限)
如:红肉、油炸食物、熬夜
2B 类致癌物:对人可能致癌(动物实验证据不足,人体证据有限)
如:手机辐射、咸菜、汽油
3类致癌物:尚不清楚,对人体和动物是否致癌的证据均不足
如:对苯二胺、咖啡
染发基本不致癌
但部分癌症要小心
因此,从染发剂的成分上来看,似乎是安全的。但也有一些权威研究捕捉到了染发剂和癌症之间细微的相关性。
哈佛医学院对12万名美国女护士使用染发剂的情况进行长达36年的分析研究后发现 :曾使用过染发剂人群的基底细胞癌风险略微增加;并且,染发剂使用频次越高,基底细胞癌、部分乳腺癌和部分卵巢癌的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但对于大多数癌症来说,用过染发剂、没有用过染发剂、频繁使用染发剂的护士,癌症风险并未增加。因此,研究者们猜想:永久性染发剂可能并不致癌。
有关染发剂致癌的研究并不少见。另一项发表在《国际癌症杂志》上的研究也得出了染发剂致癌的结论:定期使用永久型染发剂的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要比不使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女性高9%。
不过,以上研究都属于观察性研究,其中涉及的变量过多,无法证明染发剂与患癌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是否癌症,还受行为、感染、环境及遗传等因素影响,没有任何单一因素可以解释患癌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IARC将染发剂职业暴露归为2A类致癌物,即证据上显示对人很可能致癌,与红肉和油炸食品同属于一个级别。
这说明剂量才是致癌的关键。还是那句老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只有在长期、反复接触,大剂量使用的情况下,才可能诱发癌变。
平时一年染发一两次的普通人,完全不需要担心受怕。而开头提到的胡女士罹患基底细胞癌,可能与头顶皮脂腺痣在长期刺激下的癌变有关。因此,有类似情况者,应减少使用频次、避免染发剂直接接触皮肤。
便宜和贵的染发膏有什么区别?
市面上的染发剂价格存在很大差异,便宜的只要几十块钱,贵的则是几百甚至上千,两者有何区别?
根据其着色时间不同,染发剂可分为暂时性、半永久性以及永久性三种,暂时性染发剂不会进入发丝内部,洗一次头就掉了;半永久性染发剂一般会持续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永久性染发剂是直接将染料渗入发丝并着色,固色时间最久,目前市面上80%的染发剂其实都是永久性染发剂。
染发剂的主要成分是分解黑色素的双氧水和深入头发皮脂层的苯丙胺,单从主要成分上看,不同价格的染发剂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
贵价染发剂主要有两个宣传点,分别为纯植物染发剂、无氨染发剂,但从安全性来看,植物性的成分更为复杂,反而容易引起身体过敏;而无氨染发剂多会使用乙醇胺、氨甲基丙醇替代氨水,相较于氨水没有刺鼻的味道,但同样会对头发造成伤害。这两种染发剂要达到一样的染色效果,与普通的之间并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体验感上可能会略胜一筹。
美丽健康兼得的6个方法
染发或多或少会损害健康,但是做好以下几点,也可以美丽和健康都兼得。
- 选择正规安全的染发剂
从正规渠道购买染发产品,拒绝三无产品。有些染发产品为强调其安全性,会在产品标签上标明「不含对苯二胺」的字样,但即便不含对苯二胺,也会有其他染料中间体替代,所以没必要高价购买这类产品。
- 减少使用频率、缩短停留时间
建议染发间隔为半年;最好找专业人士操作,个人操作容易导致停留时间过长或头皮接触到染发剂;对于长出的新白发,可采用正确操作进行补染,不用全染。
- 染发前做皮肤测试
染发前,建议在耳后或上臂内侧涂抹一点染发剂,看皮肤是否有红肿、发痒等过敏症状。一旦有过敏反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 染发时做好防护
染发时,应佩戴手套,避免染发剂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可以在额头、耳朵等处涂抹少量面霜,隔离染发剂的同时,也便于后续清洗。
- 染发后要彻底清洗
尤其要注意清洗头皮,确保无染发剂残留。这有助于减少染发剂对头皮和头发的持续刺激。洗发时,应避免用力抓挠头皮,以免破损的皮肤接触到染发剂。
- 这些人不建议染发
有血液病、荨麻疹、哮喘、过敏性疾病,妊娠哺乳期女性和儿童,患有皮炎或头部皮肤有破损、溃烂,正在服用抗生素者,肝、肾功能异常等人群不建议染发。
参考资料:
[1]《染发会增加患癌风险?哈佛研究:大部分不会,但这几种癌症风险会升高》. 健康榨知机 2020-09-04
[2]《经常染发可能脱发、致癌?这几类人群要格外注意了!》. 新华网 2022-09-06
[3]《几十块和几百块的染发剂,到底有什么区别》.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3-03-29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