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遇见更好的自己”:西安未央区妇女成长小组项目案例分析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遇见更好的自己”:西安未央区妇女成长小组项目案例分析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619/10/73169064_1126592704.shtml

“遇见更好的自己”妇女成长小组是西安市未央区未央宫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开展的一项社会工作项目,旨在帮助家庭主妇提升自我认知和价值感。该项目通过社会性别理论和妇女赋权理论指导,设计了一系列小组活动,帮助参与者更好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增强社交能力。

小组背景

家庭主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略带感情色彩的词语,因工作难以衡量,家庭主妇的劳动常被忽视,使得女性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据了解,未央宫街道范南社区有超过3000名的家庭主妇,为鼓励妇女了解自我价值、推动其个人成长和发展,未央宫街道社工站组织开展“遇见更好的自己”妇女成长小组。

分析预估

因为劳动工作很难衡量,家庭主妇的劳动经常不被认可,而长期的负面和高压状态,使得女性对自身价值产生怀疑。同时,因为职业会发生断层,长时间脱离职场,该群体可能忽视了自己的职业技能和潜力,同时因长时间在家而感到社交孤立,缺乏与外界的联系。

基于以上问题,社工站开展“遇见更好的自己”妇女成长小组,通过小组环节设计,满足这些需求,家庭主妇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同时更好地处理家庭和职业方面的挑战。

服务计划

小组理论

  1. 社会性别理论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性别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和内化而形成的。性别被视为一种社会角色,受到文化、社会和制度的影响。该理论强调性别是通过行为、表达、角色和身份来构建和表现的。这包括了性别角色的期望、性别认同和性别表达。基于该理论,小组成员可以增强对性别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思考如何应对并借助社会性别理论来探索自己的性别认同、性别表达和性别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和经验,认识自身价值所在。

  2. 妇女赋权理论
    妇女赋权理论关注妇女获取和行使权力的过程。这种权力不仅限于个人的权力,还包括集体和社会层面的权力。同时,该理论强调妇女获取资源的重要性,包括教育、经济资源、信息获取途径等。这些资源可以增强妇女的能力和自主性,从而促进其赋权过程。妇女赋权理论关注文化和意识形态对妇女赋权的影响。这包括消除性别刻板印象、推动性别平等的意识形态变革,以及对妇女权利的文化认同和支持。妇女成长小组可以通过妇女赋权理论帮助成员建立自我意识和自信。通过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资源,妇女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从而更有自信地追求个人目标。小组成员可以分享资源和经验,相互支持和鼓励,帮助彼此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机会。这有助于增强妇女的个人能力和自主性。

小组目标

  1. 帮助女性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兴趣爱好、优势和潜能,促进自我认知和自我发现的过程。
  2. 培育互助和支持的社交网络,让女性有一个可以分享经验、倾诉情感、互相支持的团体,减轻压力、增强归属感。

服务对象

辖区内妇女15名

活动时间

2024.03.08-2024.03.13下午15:00-16:30

小组性质

妇女成长小组

预计困难及解决措施

  1. 预计困难:
  • 开放式小组导致每节活动参加成员变动及数量稳定性较差。
  • 个别成员互动性较差,小组效果差。
  1. 解决方法:
  • 在前期招募过程中,尽量招募可以稳定参加的成员,并对难以参加活动的情况,明确请假流程,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
  • 在活动前期尽量设置暖场游戏,促进成员相互认识,同时应及时关注每个成员的状态回应需求。

小组实施过程

小组筹备

社工站就未央宫街道范南社区妇女的基本情况展开走访调研,同时通过发布招募海报、个别会谈等方式了解社区妇女对本次小组活动的期望,并与组员共同制定小组目标以确保所有组员都有参与其中的意愿。

小组初期

小组初期,社工与组员共同商定小组秩序后,社工通过“我的性格手链”环节协助组员使用不同颜色的珠子来介绍自己的性格、情绪等设计理念,同时引导组员寻找彼此相似性及差异点,以便加深组员间的记忆与联系。破冰环节结束后,社工设置了“家庭版谁是卧底”游戏环节,鼓励组员详细描述角色并进一步发掘家庭中各个角色的功能,协助组员在游戏中感受每个角色的价值与意义。

小组中期

该阶段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以加深组员对家庭角色的理解,同时发现并肯定自身价值与能力。通过“演员请就位”“角色碟中谍”等体验活动,协助组员扮演并讨论不同角色的不同价值,并由社工引导讨论“家庭主妇”这一角色的功能与意义,鼓励组员理解并肯定这一角色的价值,从而实现自我潜力的发掘。

小组后期

该阶段社工通过设置未来畅想、交流讨论等内容引导组员为未来做出计划,协助其自主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协助组员体验竹编手工的方式以激发其学习新事物的兴趣与动力。“构想明天”环节中,通过绘画、写作、音乐等创意表达形式,组员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并鼓励组员们建立心事群聊,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为组员的各种情绪创造一个倾诉的渠道。

小组评估

  1. 参加者表现及满意程度
    在最后一节小组活动中,组员参与完成一份小组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数据得出,组员对小组活动的基本满意度为 94%,对服务内容满意度达到了98%,对活动安排妥当的满意度为 97%,对社工适时引导满意度为98%,对小组气氛的满意度为 94%,对自己在小组中的需求得到回应满足的满意度为96%,对主要社会工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总体满意的程度为 100%,结合各个指标的满意程度,本次小组活动的综合满意度为 97.4%,从满意度评估结果可以看出,小组成员都非常认可此次小组活动的开展,综合满意度较高,特别是组员对于社工的讲述满意度为100%。

  2. 社工的角色及发挥
    首先,在小组中后期阶段,社工作为一个促进者的角色,通过直接和间接的干预方式,帮助组员积极互动提高合作。在小组中期,利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组员加深对家庭角色的理解,同时发现并肯定自身价值与能力。而在小组后期,社工通过设置未来畅想、交流讨论等内容引导组员为未来做出计划,协助其自主搭建起沟通交流平台,同时协助组员体验竹编手工的方式以激发其学习新事物的兴趣与动力。其次,利用小组讨论技巧,促使组员继续维持良好的沟通状态。组员喜欢在小组过程中进行角色演绎表演活动,组员们逐渐表明她们存在的思考与需求。社工对她们拓展延伸想法的表示肯定与认可,着重让组员注意小组规则以及参与小组的重要性,并让她们提前了解下一次小组活动计划,以便她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小组的进程。

总结与反思

“遇见更好的自己”妇女成长小组通过采用社会性别理论和妇女赋权理论作为依据进行内容设计,增强对性别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思考如何应对并借助理论来探索自身的性别认同、性别表达和性别角色,从而更好地理解妇女在社会中的定位和经验,认识自身价值所在。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