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育成本报告: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
中国生育成本报告: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
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最新研究,将一个孩子抚养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成本高达约68万元。这一高昂的养育成本不仅包括直接的财务支出,还涉及大量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本文将从多个维度深入分析中国当前的生育成本状况,并探讨其对生育率的影响。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构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
养育成本包括消费性支出(教育支出和非教育支出)和非消费性支出(保险支出、人情往来支出等)。根据估算,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312元,即约53.8万元。
大学期间的养育成本
将孩子抚养到大学本科毕业的平均成本为680312元,即约68万元。这一计算考虑了大学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等支出。
城镇与农村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
城镇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666699元,即约66.7万元;农村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364868元,即约36.5万元。
不同收入水平家庭的平均养育成本
- 低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125533元,即约12.6万元;
- 中间偏下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281730元,即约28.2万元;
- 中间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446582元,即约44.7万元;
- 中间偏上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691765元,即约69.2万元;
- 高收入组家庭0-17岁孩子的平均养育成本为1315254元,即约131.5万元。
不同孩次的养育成本
城镇一孩0-17岁平均养育成本为66.7万元;
城镇二孩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52.5万元;
城镇三孩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39.9万元。
农村一孩0-17岁平均养育成本为46.3万元;
农村二孩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36.5万元;
农村三孩0-17岁的平均养育成本为27.7万元。
养育孩子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时间成本
- 休产假:根据我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 看护孩子和接送孩子的时间:3岁以下需要专人照料,3-5岁一般送幼儿园,6-11岁上小学,需要家长接送。
- 辅导作业时间:小学生家长每周辅导作业的时长从3.67小时增加到5.88小时,初中生家长从1.56小时增加到3.03小时。
机会成本
- 女性生育后,平均每周工作时间在孩子0-3岁时分别减少15小时、12.5小时、5小时、7小时。4岁后逐渐恢复,但0-4岁累计减少2106小时,按每小时30元计算,相当于6.3万元。
- 生育一个孩子会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12%-17%。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女性在孩子出生后第一年每周工作时间减少20小时,大学学历及以上女性减少10小时但持续时间更长。
- 闲暇时间减少:一孩家庭母亲在孩子18岁时减少8564小时,平均每周减少8.7小时;二孩家庭母亲减少10651小时,平均每周减少10.8小时。父亲方面,一孩家庭减少5827小时,平均每周减少5.9小时;二孩家庭减少8069小时,平均每周减少8.2小时。
养育成本的国际比较
将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3倍,几乎是全球最高。
理想子女数的国际比较
根据经合组织的数据,绝大部分国家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超过2个,而中国人的平均理想子女数均低于2个。2022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理想子女数为1.64个。
出生人口现状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出生人口为902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39‰,创下1949年以来最低水平。中国出生人口从2017年开始持续下降,2023年已经是连续第七年下降。
政策建议
为减轻育龄家庭的生育成本,建议出台以下政策:
- 现金和税收补贴
- 购房补贴(如三孩房价五折)
- 增建托儿所
- 提供男女平等的育产假
- 引进外国保姆
- 推广混合办公
- 保障单身女性的生育权
- 允许辅助生育技术
- 教育改革(减少高考内卷,缩短学制)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缓解生育成本过高的问题,促进生育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