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看成都 | 央视关注:创新引擎 数字化转型助力民营经济腾飞
央媒看成都 | 央视关注:创新引擎 数字化转型助力民营经济腾飞
1月8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闻》以《四川成都:创新引擎 数字化转型助力民营经济腾飞》为题,报道了成都这座充满活力的城市正通过创新的服务模式和数字化转型为中小微企业注入新活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成都高新西区,一条名为Micro-LED电子显示屏的生产线近日正式点亮投产。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生产总监葛泳表示,这条产线主要生产Micro-LED的商显和高端TV等产品。从投料到最后产品产出,基本上全部都是自动化生产,并应用了很多AI相关技术,可以自主进行控制。
在激烈的新型电子显示行业竞争中,企业迫切需要将新技术快速实现生产、投入应用,抢占先机。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秀颀表示,从技术到市场需要时间周期,企业非常着急。能否尽快建好厂房、投入生产,对抢占产业高地至关重要。
面对企业在申请用地过程中遇到的重重困难,成都高新区迅速响应成立工作专班,协调解决企业在用地审批、厂房建设、能源环保、规划等方面的难题。
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重大项目推进服务专班负责人魏靖介绍,专班包括国土、电力、西区指挥部等部门,解决了企业在拿地规划建设以及文物保护挖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证企业从拿地到建设到进场仅用了10个月左右的时间。
不仅在实体项目上给予企业支持,成都还创新性采取数字化方式优化营商环境。“天府蓉易享”平台的上线,使得企业能在线匹配政策——简易申请、智能审核和高效兑付。
国家税务总局成都市税务局征管和科技发展处副处长周泳江表示,针对初创型企业,只需要在网上提交相关资料,就可以实现全部涉税事项一次办理,实现智能快办。针对成长型企业,为企业精准画像,实现政策找人,推动优惠政策“精准投送”“应享尽享”。
通过“蓉易享”政务平台,政府与中小微企业实现“政企互动”、“一网通享”,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734.2亿元,同比增长5.2%;民营经济增加值8321.4亿元,民营经营主体379.6万户、同比增长12%。
本文原文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