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性检验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nowcat.cn/p/20241219/2199765.html

随着我国经济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经济因素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日益显著。本文采用实证检验的方法,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揭示了国际收支、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传导机制,为理解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提供了重要参考。

一、引言

2016年3月31日,我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了2015年中国国际收支报告,揭示了在复杂全球经济环境下,我国国际收支状况。2015年,我国国际收支呈现"经常项目顺差和金融项目双向波动"的格局。面对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我国外汇管理部门积极适应国际收支形势的新常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促进国际收支平衡,防范跨境资本冲击,推动外汇市场发展。

二、国际收支和通货膨胀的变化

国际收支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反映了本国与外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贸易与非贸易往来和资本流动状况,还对本国对外开放程度和国内经济增速产生影响。目前,多数国家采用物价水平是否升高作为通货膨胀率的衡量标准,而物价指数则反映了物价的相对水平。因此,通货膨胀可以定义为流通的货币发行量过多导致货币贬值和物价指数的持续上涨。


图1.1 国家外汇储备与CPI的变化

从上述分析可知,我国的国际收支情况影响到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而外汇储备规模与我国的通货膨胀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我国国际收支通过外汇储备影响通货膨胀。

三、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

(一)数据来源与解释

为了减少外部因素对检验的影响,排除季节因素,本文选取2002年到2014年的月度同比数据为样本来进行检验,考察对象分别是外汇储备及物价指数相对于前一年同季度变化比率。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的国际外汇储备以及中国统计年鉴。本文分别用fr代表外汇储备,CPI代表居民消费物价指数,fr rate代表外汇储备与上年同季度相比的变化率,π代表通货膨胀率。

(二)我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检验

通过Granger因果关系分析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通过Excel作图直观地得到了我国外汇储备率与通货膨胀率的相关关系折线图,如图1.2所示。

(三)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第一步,先检验fr rate和M0 rate之间的Granger影响关系,结果如图3.1所示。

由图3.1可以看出,外汇储备增长率对基础货币存在格兰杰影响,该结果也说明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的供应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第二步,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M1与我国现实中流通的货币数量最为接近,因此接下来对货币供给量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进行Granger检验。结果如图3.2所示。

由图3.2的结果看出,M1 rate对通货膨胀存在明显的格兰杰影响,该结果也说明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增加在增加外汇占款形式下的货币供应量的同时,该供应量也对我国的通货膨胀造成影响。

第三步,直接对fr增长率和通货膨胀率进行Ganger检验,结果如图3.3。

由图3.3的结果可知外汇储备增长率对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存在着格兰杰影响,同时说明了我国通货膨胀不仅受到本国经济因素的影响,还受到来自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

从以上估计的回归方程可以看出,外汇储备增长率每变动1%时,π即通货膨胀率随机变化约0.258%,当其滞后二期每变化1%时,通货膨胀率变化约为0.336%。由此可以看出,不仅当期外汇储备变化率对通货膨胀有影响,其滞后二期相对当期对通货膨胀有着更大的更为间接的影响,影响着未来通货膨胀的变化趋势。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我们通过结果发现,我国市场上的物价水平的波动和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理论关系,在分析我国数据使发现,在近两年以来我国的经济基本上摆脱了低迷状态,GDP恢复期和补偿期,在进行一定的扩张性增长。通过以上的实证性研究发现我国现阶段的通货膨胀占有一定的复合性,包含需求拉动型以及成本推动型,并在此基础伤害叠加这输入型通货膨胀。详细说明为一方面是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扩张,需求增加和农产品及生活的基础产品价格上涨,成本增加,另一方面是物价指数的增大。在汇率制度的变革下,央行的货币供应趋于内生化。在我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伴有对美元贬值预期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一方面使汇率下降,另一方面也减轻市场升值压力,从而减弱了国际收支盈余增长过快,从另一方面减少了利用外汇占款渠道供给基础货币的程度。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我国的外汇管理部门将更加积极主动的进行创新,适应当前的国内外形势,把握当前的政策导向,也要把握住防范跨境资本冲击的前提,时刻牢记促进国际收支平衡的目标。遵循外汇管理“五个转变”的要求,抓住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重点政策。

参考文献

[1]陈丽伟.外汇储备变动对我国货币流通稳定及政策操作的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0.

[2]陈小林.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的传导机制再探讨——兼对中国异象的解释[J].《经济与管理》.2011年第三期.

[3]赵新疆.我国外汇储备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08.

[4]惠晓峰,王馨润.中国外汇储备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J].《管理科学》2013年第二期.

[5]邓巧.巨额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研究[D].湖南大学,2012.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