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必看:高中三年时间规划表
高中生必看:高中三年时间规划表
高中三年是学生生涯中最为关键的阶段,如何合理规划时间、高效学习,是每个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本文为高中生量身打造了一份详细的时间规划表,从高一到高三,每月重点、关键节点一目了然,助你从容应对高中生活,轻松备战高考。
高三这一年形势变化莫测,要把高考的主战场全押在高三风险是很大的,因此提前规划非常重要!择校菌为大家总结高一至高三每月事件表,以及新高一、高二、高三分别需要重点关注哪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规划自己整个高中三年,在每个学习阶段都能取得好成绩!
紧张高一,保持领先
7-8月:初高衔接,预习高一上册内容;同时了解高考升学政策。
9-10月: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掌握工具性知识,适应高中学习生活节奏。
10月中旬:第一次期中考试,高中第一次检测,暴露问题→发现问题→马上调整解决(有些学校可能会提前,9月末或10月初即进行第一次月考,性质不变)。
11月:绝大部分学校会把高一下学期甚至高二上学期的部分内容提到高一上学期学习,提早预习和适应。
12月末1月初:期末考试,升入高中的首次正规检验。
1月末-2月:寒假,全面查漏补缺,提早预习下学期内容。
3月:高一下学期开学,需要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4月底:学校期中考试,以数学为例,应重点复习三角函数的相关概念知识……
6月初:重点中学开始讲解大部分高二知识,要跟上学习节奏。如果期中考试成绩理想,应尽快进入超前学习状态,不要沉浸在一次胜利之中;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尽早做调整,并对自己之前的问题做有效的分析总结。
7月初:学校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试是对高一整个一学期学习效果的检验,也是高二两级分化开始的前兆,做好自我分析。
重点关注
1.转变学习思维,适应新的节奏
与初中相比,高中学习方法、思维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表现在:课程内容跳跃性大、抽象思维增加。特别是高一的数学和物理,起点很高,难度较大。
如果初中阶段这些就是弱势科目,可以考虑趁着暑假找老师指导一下,培养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
2.选科统筹规划
从高一开始就要进行选科统筹规划。了解选科政策、各选科组合的优劣高校选科要求等信息,并进行自我剖析,综合制定个人选科规划和生涯规划。
3.了解升学多元途径
高考并不是升入名校的唯一途径,我们上大学的方式包括统招、强基计划、综合评价、保送生、三大专项计划等20多种升学途径。高一阶段可以对各种升学政策进行了解,更好的进行个人升学规划。
关键高二,迎难而上
9-10月:高二上学期的初步适应阶段,逐渐进入高二的学习状态,每课时知识量大大增加,以及其他学科的出现不适感会增强。
11月初-11月底:高二上学期学习中间过渡阶段,我们学习习惯和态度逐渐形成。
12月初:高二全省会考!届时,会提前发布考试时间和考试科目。高二会考越来越被重视,尤其是报名特殊招生,会考成绩很关键!
12月初-1月中旬:高二上学期的深入学习和收尾阶段,学习内容和难度进一步扩大。
1月下旬-2月中下旬:高二寒假阶段,利用难得空闲时间做好期末考试的检查和反思工作;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提前分担高二下的压力。
2月底-4月底:高二学年的重要转型阶段,理科学习有具体定量逐渐转化为抽象定性。
5月-6月:高中学习能力和高考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关键阶段,各科难度和容量最为集中的时期。
7月初:高二学年最后收官和实力基本定型阶段,两极分化达到高峰,高中过渡阶段宣告结束。
重点关注
1.调整学习节奏,绝不放松懈怠
高二是承上启下的一年,高中三年的课程一半都是在高二这年完成,所以一定要提前预习,调整学习的节奏。都说高一相差不大,高二两级分化,高三天上地下,能够适应的考生成绩会得到快速提升,而放松懈怠的考生则可能每况愈下。
2.综合分析,进行选科决策
进入高二,我们将要面临选考科目的最终选择。在了解自己兴趣和喜欢专业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高一全年各科目的成绩做出分析,找出自己的优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了解自己的思维模式,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不同科目的学习中会起到不一样的作用。
3.关注高校夏令营、冬令营活动
夏令营、冬令营一般是高校为了选拔优秀新生而开展的,比如清北院校的夏令营活动,表现优秀的营员会推荐到招办。
此外,参加夏令营也可以让我们对大学的氛围、课程的开展以及大学生活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是增长见识的机会。
4.深入研究升学政策,针对性发展个人特长
进入高二,我们也需要初步圈定适合自己的升学途径,并做密切关注相关信息,进行深层次的政策研究,从而指导个人学业发展。高校特殊招生一般青睐以下三类学生:
①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综合实力较强的学生;
②在一定领域具有学科特长,在五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奖项的学生;
③高中阶段在科技创新或某一专业领域有突出表现并获得奖励的学生。
人才的定义不仅仅只有考试的分数,我们可以结合自己情况,重点发展自身优势。
冲刺高三,保持优势
8-1月:一轮复习
漫长的一轮复习就像重新读了一遍高中,确实这是重新掌握每个知识点的一次机会。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放过每个知识点,不管难易;
2.多分给偏科的科目一点时间;
3.一定要重视课堂,跟着老师的节奏走,切莫自以为是。
11月:高考报名
12月:高考报名开始,考生可登录当地考试院了解相关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
1.注意报名截止时间;
2.如果是异地考生,一定要了解异地高考报名政策。
1月:一模
一模是真正意义上贴近高考的考试,所以一直有“一模看成绩”的说法。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
1.根据自己的成绩,和各批次分数线、目标院校投档线对比,确定之后几个月的学习方案;
2.梳理各科思维导图,标记未掌握的知识,为二轮复习做准备。
2-4月:二轮复习
二轮复习就是考试加处理错题的循环。
因此二轮复习需要注意的是:
1.迎难而上,变难为易;
2.结合一模准备的思维导图,用不同颜色标记掌握和未掌握的知识点。
3月:高考体检
有些地方2月起高考体检,进入3月多地开始高考体检。
需要注意的是:
1.高考体检前几天需要合理饮食;
2.体检当天早上需空腹;
3.体检时宽松着装。
4月初:强基计划报名
本月起985高考强基计划开始报名,考生需进入指定通道进行报名。
需要注意的是:
1.报考强基计划和高考普通批次录取不冲突;
2.强基计划不止看高考成绩,校测体育也为录取标准。
3.同月底各校强基计划招生简章发布,一定要看清楚相关要求。
4月:二模
二模考试规模更大,大都为省级联考,所以也有“二模看排名”的说法。
这个阶段需要注意的是:
1.不要太在意成绩,要更看重错题,争取全部消灭;
2.要更看重排名,全省排名更贴合高考录取规则。
5月:三轮复习、三模
三轮复习则需要重新回归课本,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
1.回归课本不是将课本读一遍,也要结合平时考试题目深入思考。
2.课本上不只有概念和例题,边边角角也需要注意。
6月初: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