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八大菜系之粤菜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八大菜系之粤菜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360doc.com/content/25/0207/13/39305010_1146220752.shtml

粤菜,即广东菜,又称潮粤菜,是中国四大传统菜系(鲁、川、粤、淮扬)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由广州菜(广府菜)、潮州菜(潮汕菜)、东江菜(客家菜)三种地方菜构成。以岭南饮食文化为基础,融合中原、海外烹饪技艺,形成了独特的风味体系。粤菜以其选材广博、技法多样、口味清鲜、追求本味而闻名,被誉为“中华美食的集大成者”。

历史渊源

起源:粤菜源远流长,其起源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秦朝。早在远古时期,岭南古越族便与中原楚地交往密切,秦朝时,数十万汉人南下带去中原烹饪技艺,与百越丰富的农渔物产及饮食风格相结合,促进了粤菜的产生。

发展:魏晋时期,客家菜逐渐形成。隋唐时期,广东地区的汉越民族融合基本完成,粤菜风格及饮食习惯基本形成。南宋时期,大批中原士族南下,中原烹调技术随之大量流入南方,使得粤菜的技艺和特点日趋成熟。

成熟:明清时期是粤式饮食真正的成熟和发展时期。广东农业逐步走在全国前列,“讲饮讲食” 的风气逐渐盛行,同时大量华侨将欧美、东南亚的烹饪技术带回家乡,使粤菜形成集南北风味于一炉、融中西烹饪于一体的独特风格。

近现代国际化:民国时期,粤菜随华侨传播至东南亚及欧美。改革开放后,粤菜成为高端餐饮代表,米其林指南中粤菜餐厅占比显著。

风味特点

口味:以清、鲜、嫩、滑、爽、香、脆为主,调味遍及香、松、脆、肥、浓五滋和酸、甜、苦、辣、咸、鲜六味,具有浓厚的南国风味,力求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

选料:选料精细,花色繁多,取用烹饪原料和调味品范围广,飞潜动植皆可口,蛇虫鼠鳖任烹调。不仅擅长以蛇、狸、狗、猴等野生动物制作佳肴,还注重选用新鲜的海鲜、家禽、家畜、蔬菜等食材,尤其重视食材的季节性,品种随时令更换。

粤菜核心特色

烹饪方法丰富多样,有炒、煎、焗、烤、熏、炖、炸、蒸、煮等,善于运用各种技法来展现食材的特色和风味,力求保留食材的原汁原味。

1.选材广博,追求时令

食材涵盖山珍海味、飞禽走兽,有“脊背朝天人皆食”之说。

强调“不时不食”,如春季吃河鲜、秋季食腊味、冬季进补煲汤。

2.技法多样,火候精准

炒:讲究“镬气”(锅气),如小炒皇、干炒牛河。

蒸:保留原汁原味,如清蒸石斑鱼。

炖:老火靓汤需文火慢炖数小时。

焗:盐焗鸡、芝士焗龙虾等融合中西技法。

白灼:以滚水快速烫熟食材,如白灼虾。

啫啫煲:生鲜食材入砂锅高温焗烧,发出“啫啫”声。

3.调味清淡,突出本味

善用姜、葱、糖、盐、豉油等基础调料,避免重油重辣。

酱料体系丰富:海鲜酱、沙茶酱、XO酱、柱候酱等。

4.造型讲究,注重养生

宴席菜常以雕刻、拼盘展现艺术性,如冬瓜盅、象形点心。

饮食与中医结合,如夏饮凉茶、冬食羊肉煲等。

粤菜三大分支

1.广府菜(广州菜)

核心区域:广州、佛山、顺德。

特点:集大成者,讲究清鲜嫩滑,代表菜有白切鸡、老火汤、蜜汁叉烧等。

顺德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美食之都”,以鱼生、双皮奶、陈村粉闻名。


蜜汁叉烧

2.潮州菜(潮汕菜)

核心区域:潮州、汕头、揭阳。

特点:精细奢华,擅烹海鲜,注重酱碟搭配。代表菜有卤鹅、冻蟹、牛肉丸、蚝烙等。

饮食文化:工夫茶、糜(潮汕粥)文化独具特色。


卤鹅

3.客家菜(东江菜)

核心区域:梅州、惠州、河源。

特点:朴实厚重,多炖酿菜式,如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反映中原移民饮食遗风。


盐焗鸡

粤式饮食文化

1.早茶文化

源自清代“二厘馆”,一盅两件(茶+点心),体现慢生活哲学。

点心分类:荤点(烧卖)、甜点(蛋挞)、小点(凤爪)、大点(糯米鸡)等。

2.宴席礼仪

头盘多为拼盘,压轴菜常为清蒸鱼,寓意“年年有余”。

忌七道菜(与丧事关联),喜用“发菜蚝豉”(发财好市)等吉祥菜名。

3.养生观念

汤水文化:饭前饮汤润喉,不同季节对应不同汤方(如夏喝冬瓜薏米汤)。

凉茶体系:廿四味、癍痧凉茶等,兼具去火、祛湿功效。

现代发展与创新

1.融合菜趋势

结合分子料理(如液氮榴莲酥)、西式摆盘(黑松露龙虾饺)。

新派粤菜:借鉴川菜调味(如麻辣啫啫煲)、日式刺身技法(鱼生拼盘)。

2.国际影响力

粤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联系全世界粤籍华侨华人的纽带,“食在广州” 的美誉大大提升了广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让粤菜成为中华饮食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代表。全球中餐馆中粤菜占比超60%,旧金山“杂碎”、英国“炸蟹角”为本土化代表。香港名厨推动高端化,如“阿一鲍鱼”“镛记烧鹅”成为文化符号。

3.民俗文化承载

粤菜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演变反映了岭南古代物产分布、人口变动、商业贸易等情况,以及岭南与中原、海外的饮食文化交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粤菜的繁荣推动了广东地区乃至全国餐饮行业的发展,其独特的烹饪技艺和经营模式,如茶楼文化、点心制作等,对中国餐饮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广式腊味、凉茶、月饼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延伸知识

粤菜与气候:岭南湿热,饮食注重祛湿(如薏米、赤小豆)和清热(苦瓜、凉瓜)。

名厨传承:江太史(江孔殷)开创“太史菜”,谭家菜(谭瑑青)融合官府菜精华。

影视影响:电影《食神》中的“黯然销魂饭”、《风味人间》纪录片推动文化传播。

粤菜不仅是味觉享受,更是岭南人生活智慧与开放精神的体现。其“包容创新”的特质,使其在全球化时代持续焕发活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