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垓下之败后,项羽的四个场景:从突围到自刎的贵族骄傲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垓下之败后,项羽的四个场景:从突围到自刎的贵族骄傲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2598599_121141910

垓下之败后,项羽率800亲卫突围,上演了霸王别姬、田父使坏、亭长宽慰等场景。司马迁通过这些描写,展现了这位贵族英雄在末路时的心路历程。

率部突围:贵族项羽的东山再起之心

项羽在垓下之战中,面对刘邦、韩信的60万大军,虽然只有10万兵马,但最终还是选择率800精锐骑兵突围。这一举动体现了他内心深处仍存"东山再起"的希望。他不相信"汉军已占江东"的说法,直到被田父欺骗后才产生怀疑,经过亭长的劝说后彻底放弃抵抗。

霸王别姬:舍爱求生的决心

在突围前,项羽与虞姬上演了著名的"霸王别姬"。面对四面楚歌的困境,项羽高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则对歌"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虞姬的决绝激发了项羽的斗志,让他重新振作起来。

田父使坏:怀疑人生的存在必要

项羽在突围过程中,不幸被一名田父(传说叫陈铎)欺骗,误入沼泽地带,被汉军追赶上。这次"欺骗"在司马迁的笔下,象征着"民心所向"。当项羽带着仅剩的百余名亲卫在泥淖中艰难前行时,他的内心充满了挣扎。

亭长的宽慰:自尽的关键

当项羽逃到乌江边时,亭长告诉他江东尚未丢失,并表示"江东虽小仍然可以是大王重夺天下的基础"。这句话反而勾起了项羽的自责:占有天下时都失败了,凭什么凭借小小的江东再次生灵涂炭?最终,这位曾经敢说"取而代之"的英雄,因为无法承受失败的打击,选择了自刎。

结语

从历史的角度看,项羽只带800壮士突围的决策是正确的,也很正常。他选择对自己最忠心、最能打的亲卫军,体现了明智的军事判断。然而,最终"尚有复起"之心的项羽被田父、亭长的话所缠绕,终于"不肯过江东"。从历史上看,项羽的做法不失为一种对百姓的好。因为,他的智力谋略确实无法和刘邦、韩信相抗衡。过了江东也是失败。

项羽虽然打仗非常厉害,但夺天下不仅仅只有武力。同时,夺了天下后更不是靠武力、气概治理天下。项羽只是英雄,但并非管理天下的帝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