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大帝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成为天庭的最高神?
玉皇大帝究竟是什么来历?为什么会成为天庭的最高神?
在中国道教文化中,玉皇大帝作为天庭的最高神,其形象深入人心。然而,这位至高无上的神祇究竟是如何形成的?他的来历又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本文将为您揭示玉皇大帝的神秘面纱。
中国的本土宗教是道教,其核心观念是"道"。道教是中国古代鬼神观念和道家思想的结合产物。关于道教的最高神系,学者和民间有不同看法。虽然有人提到“三清四御”,但大多数人可能无法完整说出其中的所有神,并且其中还存在一些混淆。然而,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玉皇大帝,并认为他是天庭众神之中的最高神。
那么,为什么玉皇大帝被认定为天庭最高神呢?
在唐代以前,玉皇大帝这一形象在道教神仙谱中并不存在,他的出现和逐渐定型要追溯到唐宋时期以后。然而,他的原型——天帝却早在古代就出现了。人类最初对日月星辰都有广泛的原始崇拜,将各种自然力量和自然物想象成神,因此出现了许多神祇。随着社会和国家的形成,类似于人间有一位万人之上的君王,幻想中天上的神世界也应有一位至高无上的神——天帝。
道教产生之初,对天帝的形象比较抽象。但在道教产生后,尤其在佛教传入的刺激下,道教对天帝进行了形象的大幅改造,将其正统化和人格化。为此,道教徒编撰了一本名为《高上玉皇本行集经》,简称《玉皇经》,其中描述了玉皇大帝的出身和修道历史。
根据《玉皇经》的记载,遥远的年代,有一个国家名为光严妙乐国,国王名为净德,皇后名为宝月光。他们治国有道,爱民如子,国泰民安,但遗憾的是没有子嗣。净德国王非常焦急,于是进行修斋建醮,祈求真圣赐予后嗣。一天晚上,宝月光皇后梦见太上道君与其他神仙抱着一个婴儿特地赐予她。
醒来后,宝月光皇后怀孕,并在一年后生下了王子。这位王子聪慧仁慈,年长后放弃了王位,前往山中修道。他修行了三千二百劫,成为了“清净自然觉王如来”,教化了众多菩萨,使他们证悟大乘正宗。之后,他又修行了亿劫,最终成为了玉帝,统治着三界诸天和十方世界。
从《玉皇经》的叙述可以看出,首先,其中的故事与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八相成道”的故事相似,显然是受到了借鉴。其次,这位太子修行三千二百劫后成为了“如来”,与佛教中宣称的“过去七佛”以及释迦牟尼佛相对应。再次,修成如来之后,又修行了亿劫才成为了玉帝,说明他的修道时间远超过任何一尊佛。
道教为了与佛教竞争,借鉴了佛教经典,同时在道教经典中试图贬低佛教,抬高道教。因此,《玉皇经》将佛教中的释迦牟尼佛视为后辈,而将玉帝的修道时间描述得无人能及,从而认定他是天庭中的最高神。
但是,这样一来,玉帝与三清的关系就变得不好解释,所以后来就有了鸿钧老祖和一众远古众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