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研究称人类思维速度仅为每秒10比特,远低于感官器官数据收集速度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研究称人类思维速度仅为每秒10比特,远低于感官器官数据收集速度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1230A01VT500

加州理工学院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人类的思维处理速度仅为每秒10比特,远低于感官器官每秒10亿比特的数据收集速度。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大脑信息处理的局限性,还可能对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产生重要影响。

这项名为《存在的难以承受之慢:我们为何以每秒 10 比特的速度生活?》的研究论文,探讨了限制人类思维速度的神经基质,并提出新的研究方向,以深入研究这一已被量化的“瓶颈”。

由加州理工学院教授马库斯・梅斯特和研究生郑杰宇(Jieyu Zheng,音译)撰写的这篇论文,着重强调了外脑和内脑数据吞吐量之间的巨大差异。他们质疑,尽管内脑拥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大脑神经元(大脑总共有 850 亿个神经元),但为何负责思考我们所经历的大量数据的内脑,其工作速度却如此之慢。

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采用了一种以信息为中心的方法来测量人类的思维速度,应用了基于信息论的各种技术。除了进行自己的实验外,加州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还测量了人类在阅读、写作、玩视频游戏和解魔方等任务中的表现,从而得出了每秒 10 比特这一主要结论。

梅斯特承认这一速度“非常低”,“每一刻,我们都只从感官接收到的万亿比特信息中提取 10 比特,并使用这 10 比特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并做出决定。这引发了一个悖论:大脑是如何过滤所有这些信息的?”另一个未解之谜是,尽管我们的感官是高度并行的,但为什么大多数人一次只能思考一件事情。

“我们的祖先选择了一个生态位,在这个生态位中,世界的节奏足够缓慢,足以使生存成为可能,”郑杰宇和梅斯特在研究论文中写道,“事实上,每秒 10 比特仅在最坏的情况下才需要,而且大多数时候,我们环境的变化速度要慢得多。”

这项研究也对脑机接口(BCI)等技术产生了一些影响,研究人员思考神经接口是否也会受到每秒 10 比特的有效速度的限制。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