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晨枫:中国海军大规模建设的战略思考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晨枫:中国海军大规模建设的战略思考

引用
观察者网
1.
https://www.guancha.cn/ChenFeng3/2017_05_06_406988.shtml

中国海军的建设和发展一直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本文从多个角度深入分析了中国海军建设的战略思考,包括补上欠账的问题、舰队规模的合理分配、以及海军建设的长远规划等。文章观点独到,分析深入,对于理解中国海军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海军需求很基本,但依然远远超过经济负担能力,下多少实际上是由国家的负担能力决定的,能负担多少就下多少,饺子下多少的问题好解决。中国不一样,崛起的新兴超级大国的定位决定了需求不再基本,同时得益于国家经济的连续稳定高速发展,中国海军军费相对充裕,有条件考虑从需求出发制定数量要求的问题。


完全落后于时代的051型驱逐舰挑了近20年的中国海军大梁

首先要谈的是补上欠账的问题。欠账是向后看思维。所谓三大舰队各自的驱逐舰支队都没有满编,这就是欠账,这是不对的。在缺乏任务分析的情况下,如何确定三大舰队的实力分配呢?更加极端一点,东海舰队和北海舰队的活动海域多有重叠,是否可以合并呢?当然,这是牵涉到非常多方面的讨论,这里不予展开,只是要说明一点:缺乏任务分析来谈舰队规模是没有意义的。三大舰队各自配备一个或者几个驱逐舰支队是行政考虑,并非军事需要。

应该说,补上欠账的思维在中国很有市场,貌似天经地义的还账实际上罔顾需求与平衡发展,弄到最后成为盲目的一拥而上,现在大力去产能的行业哪一个不是这样开始的?


中国吃急于还债的亏够多了,海军建设要避免重犯这样的错误,保持够用,盯住目标,持之以恒,稳扎稳打,不仅要避免一拥而上,还要在设计时避免短视,做到为未来发展预留空间。中国已经不再是一穷二白了,要紧的是长远有用、平衡发展的高质量。有的东西是可以改装的,有的是硬性的,缺乏远见就限死了,不要把过渡状态当作终态。

战舰数量也不是真正的欠账,要还清旧账才能向前走。除非还是同一本帐,否则过去的盈亏与现在和未来没有直接的关系。今日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怎么还可能是同一本帐呢?

打造海军可以有两个极端:一是按照国家可以承受的限度打造最强大的海军,以极大地降低战争门槛,将军事力量作为可随时使用的实力外交甚至盈利工具。二是打造最低限度的海军,以确保国家民族的生存和基本利益为度,军事力量只是保卫国家民族生存的工具,而不是实力外交的工具。现实永远在这两个极端之间,但倾向性还是有的。


054A的大量建造不仅满足了中国海军在短时间内对中程防空的需求,还解决了大量海军军官的升迁问题

打造强大的海军所以小国只能听命,那是做不到的。小国有小国的生存之道,更有小国的尊严,不会仅仅因为与大国的实力落差就唯唯诺诺,域外大国的支持更使得小国胆量和决心得到放大。事实上,在50-80年代,中国在人口和幅员上是大国,但在影响和实力上是小国,中国并不因此就低下头,这对以为中国打造强大的军力就可以迫使周边小国低头的人是一个警醒。

打造强大海军使得其他大国不敢轻举妄动,这也是丛林法则思维。人家要是决意咬你,只有在你还没有足够强大之前抓紧时间多咬快咬。要是现在没有咬,为什么?说明丛林法则并不是世间唯一真理。

本文原文来自观察者网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