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一战结束以来解体的国家之苏联,红旗落地,巨无霸的轰然倒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一战结束以来解体的国家之苏联,红旗落地,巨无霸的轰然倒下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MQREFGE0543IBAD.html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超级大国,在短短几年间轰然倒塌,给世界格局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过程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全面回顾这一震撼人心的历史事件。

国家解体,意味着原来属于同一国家的区域将变成新的国家,有的和平“分手”,还好一点,有的则为此大打出手,比如前南斯拉夫分裂后爆发的波黑战争,牵扯到前南多个共和国参战,大量平民死亡。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直到现在共有四个国家出现大规模的解体,形成多个国家。今天要说说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是20世纪非常大的事件,一个超大国家,突然就解体了,让人惊愕,更感觉到了不可思议。

苏联的前身是沙皇俄国,是一个农奴制的资本主义国家。沙俄的历史就是一部扩张的历史,巅峰时的国土约为2500万平方千米,沙俄曾经拥有原苏联的所有加盟共和国还有波兰、芬兰以及美国的阿拉斯加州等地。

沙俄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没有等到大战结束,沙俄就没了,原来的沙俄变成了苏俄还有其他独立的国家。一战结束后,本是协约国的沙俄,后来变成苏俄,并没有获得任何好处,反而被围追堵截。

苏俄解决了西方列强一波又一波的围剿并逐步壮大,它和曾经属于沙俄的新独立的那些国家结成了联盟,就是苏联。当然,这里不可否认的是,有时候也有合并。

转眼之间,世界格局也发生了变化,纳粹德国和意大利、日本等国结盟,就是轴心国。轴心国的出现是这些国家对英法等国的不满,想重新瓜分利益。这里实力最强的是纳粹德国,德国是一战的战败国,因此它是非常想复仇的。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鼓吹复仇的刺激下,德国开始了扩张之路,德国也展现了实力,在前期处于欧洲无对手的状态,除苏联以外的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要么被德国占领,要么成为德国的仆从国。

纳粹德国和苏联最初的关系还是不错的,毕竟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德国和英法的关系紧张,苏联和英法的关系也不好,双方还搞了个互不侵犯条约。由于国家性质和理念不同,德国和苏联反目是必然,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双方也都心知肚明,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就是缓兵之计。

纳粹德国没挺住,率先撕毁了条约,发动对苏战争。德国习惯采用闪电战,希望一下子就击溃苏联,占领莫斯科。德国没有考虑苏联极寒天气的影响,最终没有实现占领莫斯科,彻底灭亡苏联的计划,自身也深陷战争泥潭。

英国瞅准时机,和苏联结盟。苏联在获得英国和美国的支持下,把纳粹德国打趴下了,英国、法国还有美国、苏联组成的盟军,彻底打败了德国,并分区占领了德国。

这个时候的苏联开始了一段高光时刻,苏联除了拥有比战前更大面积的国土,还建立了自己的阵营。这是过去沙俄所没有的,沙俄以往总是不被其他列强瞧不起,苏联经过二战火与血的洗礼,成为世界上真正的大国各唯二的超级国家。

自二战后至苏联解体,实际开始了冷战,也可以称为美苏争霸。结果对于苏联来说是很残酷的,不管对于苏联是正面积极评价的国家,还是负面消极评价的国家,都不能不承认苏联的实力,至少在战场基本没有国家可以打败苏联,但是后来,苏联自己人打败了自己人。

1991年,在多重矛盾激化下,苏联发生了一系列事件,逐步走到了国家崩溃的边缘。苏联没有出现“改朝换代”,而是出现了大解体,变成了15个加盟共和国。

这15个加盟共和国中,波罗的海三国率先宣布独立,苏联被迫同意。后来,苏联失去了对其他加盟共和国的控制,俄罗斯、乌克兰和白罗斯三个斯拉夫民族的加盟共和国背着苏联,研究组建小联盟的谈判,1991年12月8日,白罗斯、俄罗斯、乌克兰三个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罗斯签署《独立国家联合体协议》,12月21日,除波罗的海三国和格鲁吉亚外,其他11个加盟共和国签署《阿拉木图宣言》和《关于武装力量的议定书》等文件,宣告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及前苏联停止存在。

苏联的解体,很值得深思,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大体上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内部问题:矛盾重重

苏联真正“死于”内部矛盾,包括经济方面的,还有官员贪腐等问题,总之,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严重,失去人民的支持,苏联缺少了存在的根基。在最关键的时刻,苏联军队失去对国家的支持,倒戈支持俄罗斯联邦,这是苏联解体的关键原因。


2.竞争压力:盲目军备

苏联北欧美牵着鼻子走,进入了军备竞赛的“怪圈”。苏联发展最好的时候,也没有欧美发展的好,军备需要的是钱,不断的军备消耗以及对外发动战争,让苏联苦不堪言,苏联在解体前出现了外债。
3.外部渗透:削弱团结

苏联解体过程中,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的支持。在苏联解体的过程中,很多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和美国有联系,这是公开的秘密了。美苏是对手甚至可以说是敌人,被敌人渗透,甚至自己人被敌人扶持反对自己,这其实挺可怕的。
4.模式失败:不可自由

沙俄灭亡后,原来沙俄统治的区域,根据民族自决原则,建立了很多国家,这些国家和苏俄的关系,如何解决成为建立新联盟的关键。有人提出,这些独立的国家以自治共和国身份加入俄罗斯联邦,成为苏俄的一部分。也有人提出以加盟共和国的身份和俄罗斯联邦结成联盟,最终采用了第二种方式,并规定加盟共和国有自由退出联盟的权力。虽然这是为了抵制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但这个自由实际上为联盟解体埋下了伏笔。

一个国家的任何一部分,如果可以脱离这个国家,那么这个实际是松散的组合,也就所谓的邦联,在国家衰落时,必然会出现分裂解体情况。

5.外交失败:盟友尽失

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对于苏联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是种阻碍。类似情况美国也对衰落的欧洲是指手画脚,但总体还是尊重的。反观苏联,多次干涉盟友的内政,制造阵营矛盾,导致阵营内几个有影响力的大国,原来苏联,甚至和美国合作。入侵阿富汗,更使苏联逐步被孤立。

6.反思不足:自我否定

苏联多次出现后一代完全否定前一代的情况,这其实是很不好的。探索过程中,难免有失误和不足,需要在借鉴和汲取中前行。前人的功劳不能忘,存在的问题,需要纠正。但不能矫枉过正。

7.缺少融合:凝聚不足

苏联的主体民族俄罗斯族刚刚超过半数,就算把斯拉夫三兄弟算做主体民族也就是72%左右,这个比例再加上各主要民族成立了加盟共和国,这就导致了内部有民族独立倾向,这也是后来出现加盟共和国独立的一个主要原因。由于苏联采取“掺沙子”的方法,使得各个共和国间有很多潜在的矛盾问题,比如纳卡问题,长期影响着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两个加盟共和国的关系。

8.发展问题:贫富不均

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内部的不平衡,斯拉夫三兄弟发展好,波罗的海三国也很富裕,高加索三国经济一般,但阿塞拜疆资源丰富,可以自给自足,中亚五国则相对落后,摩尔多瓦则可以忽略不计。苏联的经济大头是斯拉夫三兄弟,因此他们是不愿意被落后的加盟共和国“平均”的。如果斯拉夫三兄弟想挽回联盟,完全可以保留12个加盟共和国的苏联,他们没有这么干,说明他们想甩包袱,也可以说是断腕自救。

苏联的解体很值得借鉴,关于相关话题,欢迎关注留言评论。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