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突破“千亿” 跃居省镇域前三
长安突破“千亿” 跃居省镇域前三
新建成落地的OPPO研发中心,位于东莞长安镇中心区。长安宣供图
继佛山市狮山镇、北滘镇之后,长安镇正式跨入了GDP“千亿镇”的行列。1月15日,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东莞长安成为全省第三个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元镇。
作为“东莞第一强镇”,长安镇是“OPPO、vivo手机故乡”,其手机出货量曾一度占全世界的1/8,是全球最大的电子信息和智能手机生产基地,区域内手机研发人员达到数万名,是东莞经济发展的“领头羊”。
产业强镇挑大梁
公开资料显示,“千亿镇”,相当于一个镇的经济体量已经超过了国内将近1/3的地级市。目前全国已诞生6个千亿镇,除了长安镇之外,另外破千亿的五镇分别为广东佛山狮山镇及北滘镇、江苏昆山玉山镇及苏州的杨舍镇、贵州遵义茅台镇。
被东莞市委、市政府赋予“产业重镇、开放门户,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全面发展的领头羊”发展定位的长安镇,2023年实现GDP965.2亿元,距离“千亿镇”俱乐部仅有一步之遥。
在此背景下,2024年,在长安镇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确定目标: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制造业当家为根本,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以“投资年”行动为突破,巩固五大发展路径成效,全力冲刺千亿镇,努力在中国式现代化东莞实践中走在前、作示范。
“长安抢抓湾区机遇,推进新型工业化、投资年工作,推动南北中心双向发力,推动经济发展壮大。”长安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经济强镇挑起发展大梁,2024年以来,紧扣“GDP冲刺千亿”的发展目标,围绕省市“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以典型镇建设为契机,聚焦优势塑造、结构调整、动力增强、价值实现,拓展提升产业空间、实施人才强镇战略、积极探索集体经济适度多元化发展路径,全面提升镇容村貌,扩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促进百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大考”中取得丰硕成果,GDP成功突破“千亿”大关。
回看发展历程,长安镇GDP从“百亿”跨越到“千亿”,用了整整20年时间。2004年,长安镇GDP首次突破100亿元;2016年,长安镇GDP突破500亿元大关;2024年,长安镇GDP超过1000亿元,成为东莞市第一个GDP破千亿的镇域经济体。
作为当前全省土地面积最小的“千亿镇”,2023年,长安以近80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平均每平方公里就能产出超11亿元GDP、35亿元进出口、36亿元工业产值,展示了其强劲的发展实力。
镇域强,挑大梁。镇域经济是东莞发展的压舱石,长安此次成功晋级“千亿镇”,为东莞经济保持增速贡献了力量。
优势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作为一个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的“小镇”,长安GDP突破“千亿”的动力何在?
梳理全国已有的千亿镇,不难发现,除了以茅台集团撑起的千亿镇茅台镇,制造业当家是千亿镇的共同特征,其在实体经济发展中各有千秋,在制造产业某些行业独具优势。
作为新晋“千亿镇”的长安也在此之列。产业强是长安镇推动经济发展的鲜明特色。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长安抢抓电子信息产业先机,在电子信息产业带动下,被誉为“工业之母”的五金模具产业也迅速成长,两大支柱产业的精密配合,持续支撑长安镇成为“产业重镇”,并且连续多年稳居东莞镇域经济体首位。
在此过程中,长安镇孕育出全球手机头部厂商OPPO、vivo两大巨头和小天才等一批电子信息领域的龙头企业。此前,全球每年生产的智能手机,每8台中就有1台产自该镇,这给长安这座小镇带来充沛的经济活力,逐渐成长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重镇;经过多年发展,依托产业基础扎实、专业市场完善、产品配套齐全,长安也是远近闻名的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
产业强则经济强,产业兴则百业兴。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为长安经济注入持续不断的发展动能。
经过多年来坚持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长安镇已积累了近16万经营主体坚实家底,通过主动扶持特色产业“补链”“延链”“强链”,形成2000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和500亿元规模的五金模具两大支柱产业,培育出OPPO、vivo等全球知名企业,实现产业高端化、集聚化发展。
目前,长安共有智能手机上下游配套企业超过1000家,其中规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50家、规上电子信息企业超过160家,带动了华茂、捷荣、龙光等一大批配套企业成长,智能手机生产、销售、维修等从业人员超过20万人。
以智能手机巨头为龙头引领,长安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产业高端化带来城市更新需求,OPPO研发中心、vivo全球总部等项目相继落地,长安产城融合正呈现出新气象。
同时,长安镇还厚植资源优势、壮大新动能,通过积极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先机,培育壮大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等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建立了“千、百、十”亿级产业集群梯队,形成了从“双柱支撑”转向“多极增长”的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为经济持续增长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产业发展的竞合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为此,长安镇积极布局加快新动能培育方面,培育壮大机器视觉、新能源配套等新兴产业。其中,智能视觉上市企业宇瞳光学连续八年排名全球安防镜头出货量第一位,成功入选国家级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正是依托这种前瞻性的产业布局,让长安镇始终能够紧随全球经济发展变化,面对新发展形势仍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
产城人融合绘就新发展图景
临近春节假日,位于长安镇莲花湖绿道天朗气清,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草木苍翠,时不时见到白鹭悠闲地翻飞,此番美景让人省心愉悦。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移步换景是不少长安市民行走绿道时的切实感受。2024年以来,长安镇致力于高水平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高标准建设省典型镇和全市“创先”典型镇。
在冲刺“千亿镇”过程中,长安镇加快“百千万工程”向纵深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更加完善,镇村高质量发展提档升级,做强优质高质量服务,为城市蓄能。
2024年,长安全镇建成绿道80多公里,预计建成超150公里绿道。形成碧荷园、揽月桥、飞鹭台等9大打卡点和“泛舟新民排、垂钓茅洲河、漫步后九洞、流连碧荷园”四大别致场景,与滨海湾“一廊三绿心”构成生态大绿环,全力打造集健康运动、休闲娱乐、观景休憩、文化展示、生态宜居的魅力品质之城。
此外,长安镇还积极改善生态环境,高标准完成茅洲河水污染治理任务,昔日的“黑臭河”已变成“景观河”。这些举措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形象,也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长安镇还注重公共设施的配套建设,通过建设图书馆、文化中心、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不断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
重塑城市格局,打造南部副中心。长安南部副中心集聚了vivo全球总部及制造中心、小天才智能制造中心、龙辉研发生产项目中心、奥普特科技有限公司等优质产业项目,全镇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靖海学校、滨海湾中心医院长安院区……这一新型城市板块正在加速崛起,打开了城市发展新框架。
伴随着城市软环境的提升,让越来越多的人才与长安“双向奔赴”。目前,长安镇已成功吸引超过26.7万人才扎根,其中高层次人才数量接近2万人。累计建成4个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6个省博士工作站,汇聚了一批杰出的工程师团队,共同构筑起坚实的人才梯队,人才与产业、城市“同频共振”,激发出经济发展的新活力。
从“百亿镇”到“千亿镇”,这是长安镇的突围。作为东莞市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产业优、环境好、生态美的魅力品质长安,未来发展可期。
本文原文来自南方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