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不蔓不枝:成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不蔓不枝:成语的本义与引申义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lvyby.com/wlzx/43529.html

“不蔓不枝”是一个源自宋代哲学家周敦颐《爱莲说》的成语,原意形容莲花的生长状态,后被引申为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汉语的精炼之美,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成语释义

  • 拼音:bù màn bù zhī
  • 解释: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字词解析

  1. :细长而不能直立的茎。这里做动词用,意思是长蔓。
  2. :植物主干上分出来的细茎。作动词,意思:长枝条。

成语用法

  1. 本义: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不芜杂。
  2. 出处:宋·周敦颐《爱莲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
  3. 释义:莲梗中空,直挺不弯,不横生藤蔓,也不旁生枝,香气远播,越发显得清新芳香。

成语造句

  1. 写文章有一条重要的原则,就是结构谨严,中心突出,不蔓不枝。
  2. 这篇文章不蔓不枝,一气呵成。

近义词

珠圆玉润:如珠之圆,如玉之润。形容文字圆熟或歌喉美妙动听。
一气呵成:形容诗文的气势畅达,一次写成。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