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经典今阅丨威廉·巴特勒·叶芝:以艺术化且有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经典今阅丨威廉·巴特勒·叶芝:以艺术化且有灵感的诗作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灵魂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54087637_121117596

多少人真情假意,爱过你的美丽,爱过你欢乐而迷人的青春,唯独一人爱过你朝圣者的心。

今天是叶芝逝世86周年。

生平简介

威廉·巴特勒·叶芝(1865年6月13日-1939年1月28日)是20世纪现代主义诗坛上与T·S·艾略特各领风骚的爱尔兰诗人,其创作理论和实践对现当代的影响无疑是深远的。他被艾略特称为“我们时代最伟大的诗人”。他因对爱尔兰文艺复兴做出的杰出贡献而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创作风格对埃兹拉·庞德、詹姆斯·乔伊斯甚至艾略特都产生过较大影响,即使在当代,他的作品集如《苇间风》、1893年出版的散文集《凯尔特的薄暮》仍为无数外国读者争相传诵。

作品推荐

《当你老了》

著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 , 罗池译
索书号:I562.2/6444.4/5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文献借阅室
出版信息:江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是威廉·巴特勒·叶芝于1893年创作的一首诗歌,是叶芝献给友人茅德·冈热烈而真挚的爱情诗篇。诗歌语言简明,但情感丰富真切。诗人采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文章通过深入剖析诗作中诗人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诸如假设想象、对比反衬、意象强调、象征升华,再现了诗人对茅德·冈忠贞不渝的爱恋之情。揭示了现实中的爱情和理想中的爱情之间不可弥合的距离。

《幻象:生命的阐释》

著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 , 西蒙译
索书号:I562.2/6444.15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文献借阅室
出版信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幻象》以诗性的智慧和想象描述了人类和历史的发展。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循环论,第二部分为人类心理学;第三部分描述人死后灵魂的净化和转化过程。《幻象》以二十四月相为结构,每相各代表不同的历史时期、生命阶段、主观程度、性格类型。每一相各有自己的“意志”“命定的躯体”“创造性心灵”和“面具”,还有各自的代表人物。叶芝认为历史是螺旋性发展的,从顶点向外发展,螺旋发展到最大时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幻象》是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象征体系,也可以说是叶芝诗歌的潜结构的表述,它极大地丰富和深化了叶芝对于人类复杂经验的感受,并使他的诗具有一种几乎是无可超越——至少现在西方还没有人超越——同时又是不可抗拒的力量。

《凯尔特的薄暮》

著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 , 詹森译
索书号:I562.6/6444/7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文献借阅室
出版信息:万卷出版有限责任公司

《凯尔特的薄暮》是搜集自爱尔兰斯莱戈和戈尔韦两地的神话、传说合集,是作者叶芝在爱尔兰西北沿海村庄采风,和当地的各色人物交友聊天,并对这些谈话笔记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编写而成的。作为叶芝的代表作之一,本书是一部饱含着诗人激情整理出的优美的爱尔兰神话传说集。全书笔法自由轻松至极,行文充满想象力,张扬一种神秘的美感以及对淳朴思想的热爱。

《温柔的爱是永恒的》

著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 , 董伯韬译
索书号:I562.2/6444.11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文献借阅室
出版信息:湖南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爱情”为主题的有声诗集。这本书收录了叶芝的40余首爱情诗,包括广为人知的“当你老了”“爱的怜惜“白鸟”等作品。书中附有捷克艺术家慕夏的彩色插画,诗句优美,深受读者喜爱。叶芝的诗歌以其深情和优美的韵律著称,这本书不仅是对其诗歌的收集,更是对爱情主题的深刻探讨和表达。

《寂然的狂喜:叶芝的诗与回声》

著者:(爱尔兰)威廉·巴特勒·叶芝著 , (英)诺曼·阿克罗伊德等绘
索书号:I562.2/6444.14
馆藏地点:三楼社科文献借阅室
出版信息:中信出版社

本书面向热爱诗歌和版画、雕塑等现代艺术的读者,引导读者拓展阅读诗歌的角度,将叶芝诗歌中极具艺术表现力的成分充分展现出来。全书主干部分由33幅版画艺术作品的高清图片构成,并附以作品创作者的讲述:讲述叶芝诗歌如何激发了其艺术灵感,以及如何欣赏诗与版画艺术作品的结合。在版画作品欣赏的同时,本书将诗歌选段的中英文都展示出来,并在其后附上选段所属诗歌全文的译文。这些诗文以独立的版式插入到不同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图片之间,形成很好的阅读效果。

威廉·巴特勒·叶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和剧作家,他的作品充满了象征主义、神秘主义和民族浪漫主义的元素,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与哲学探索了人类存在、生命意义和个体命运等深刻主题,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深思熟虑的哲学家的独特视角。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