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南朝傅大士(高僧传插画)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南朝傅大士(高僧传插画)

引用
搜狐
1.
https://www.sohu.com/a/804531885_121124728

傅大士(497—569),南朝梁代禅宗著名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他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一生留下诸多传奇故事和著作,对中国佛教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傅大士,姓傅名翕,字玄风,号善慧。《续高僧传》称傅弘,又称善慧大士、鱼行大士、双林大士、东阳大士、乌伤居士。东阳郡乌伤县(今浙江义乌)人。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士身份修行佛道。

梁天监十一年,大士十六岁,娶刘妙光为妻,生二子。二十四岁得到天竺僧达摩大师的指引,发愿精进修道。在道业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享年七十有三。

傅大士为南朝梁代禅宗著名之尊宿,义乌双林寺始祖,中国维摩禅祖师,与达摩、志公并称“梁代三大士”。曾作有300多首诗偈颂文来阐释佛理禅意,劝导世人看破世间的功名利禄,尽心修证佛法,才能最终得到大解脱。其传世著作有《心王铭》、《梁朝傅大士颂金刚经》(此或系后人托其名之伪作)、《语录》四卷(即《傅大士集》或《善慧大士语录》)、《还源诗》等。


傅翕“欲去者去,欲止者止”的捕鱼方式:竹笼是没有盖上盖子的,鱼想要出去的话,可以自由行动吧。可是就总有三两尾,伏在笼底不动,让傅翕捉着去卖。

傅翕求解脱、求善慧入山。他四处奔跑,最后才走进本县境内的松山里,忽见到一双树,长得高矮大小一样,枝桠平直,绿叶扶疏,覆在一块比较平坦的地面上。傅翕便在这双梼树的中间,就着树干作屋柱,搭成一间简单的茅庵,聊蔽风雨的容身之所。住进茅庵,便开始苦行了。


关于傅大士的神迹,越传越多,也越传越广,附近几个郡县的所有老百姓,都争先恐后地来到这松山双梼树间茅庵里,向傅大士顶礼焚香,跪拜祈福。后大家为大士筹建一座寺院,就是后来的双林寺。傅大士也下工地干活。

傅大士受诏进宫见梁武帝,梁武帝为了考验他,紧闭宫门。傅大士不慌不忙地,从袖孔里面,拿出一支木棒棒,轻轻地在宫门之上,敲击了几下,那宫门便自动地启放了。


傅大士想要谋取一个方便的法门,来解决以很轻捷的工夫,费很少的时间,便可以阅藏一遍。便是用木材造成一个木架,分做若干级层,每层都放上若干的佛经,木架的中枢,是一支竖立的立轴,随手拉着,便可以旋转的。凡是拉动旋转这木架的人们,只要注视那木架上面,每层周围所放置的佛经,转动一匝,注视一周,所得的功德和智慧,便等于阅藏一遍了。

傅大士在松山双林寺也设置了一座大轮藏,没有别人转动的时候,他便自己转动着,年年月月都不间断的。在他正式转动轮藏之时,他便头戴道冠,身披释服,足蹑儒履,站在轮藏前面,小心谨慎地在那儿转动着,看上去有点奇形怪象的感觉。弟子问他有什么解释。答"以儒家的伦理作基础,以佛家的慈悲居心肠,以道家的无为而后有为的理论作脑筋,各取所长以应世,那就无为而自得了。"


梁亡国了,发生了战乱,遍地灾民,只有松山附近的居民,赖着傅大士捡拾的橡栗子,合成米团,存活了下去。然而由于各地都饥荒了,便有远处因饥饿而起的乱民,千百成群,打家劫舍,形成了流寇。有一天,这群流寇来了,他们探听到傅大士以橡栗子疗饥的事情后,即说:“傅大士是大善人,是活菩萨,我们绝不忍伤害他,我们走吧!”流寇们便这样呼啸而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