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经济领头羊上海看消费,经济下行对消费的影响可能超出想象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经济领头羊上海看消费,经济下行对消费的影响可能超出想象

引用
腾讯
1.
https://new.qq.com/rain/a/20240728A00CGR00

本文原文发布于2024年7月,主要分析了2024年上半年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虽然文章中的具体数据可能已经过时,但其分析框架和视角对于理解当前经济形势仍具有参考价值。

金融、统计、财税数据趋势不一,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如同一张线条错乱、颜色飘逸的印刷品。从经济领头羊上海的消费数据看,原始的统计数据应该勾勒出了经济紧缩的烈度。消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最短板,也将是制约经济复苏的最大困难。

一、金融、统计、财税数据趋势不一,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如同一张线条错乱、颜色飘逸的印刷品。

随着金融统计数据、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和财税统计数据的公布,今年上半年的国民经济像是一张线条、色彩严重错位的彩色印刷品,给人重叠飘移、遮遮掩掩、欲说还休的朦胧感。

从金融数据层面来看,存贷款双双回落,意味着宏观经济对资金的需求明显减少,在持续降息的货币政策刺激下,新增债务的意愿继续减弱。

6月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6.2%,持续第16个月下滑;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5%,这是M1余额持续第三个月同比收缩。上半年,全国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5.9%。其中居民部门新增贷款同比减少48.4%,企业部门新增社会融资同比减少14.2%,政府部门新增债券同比下降1.2%。居民部门新增存款同比减少22.1%;非金融企业部门新增存款从去年上半年的4.86万亿元,减少到存款净减少1.56万亿元。

从财税数据的层面上看,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明显下降,意味着征税基数—企业和个人的收入规模同步下降。

上半年,全国财政总收入同比下降4.8%。其中税收收入同比下降5.6%,个人所得税收入总额同比下降了5.7%,企业所得税下降了5.5%;包含罚没收入的非税收入同比增长11.7%;以土地出让金为主的政府基金收入同比下降15.3%。

从统计数据的层面看,国民经济延续恢复向好态势,个人收入、企业收入可喜增长,社会消费稳定回升。

上半年GDP按可比价计算增长了5%,按现价计算增长了4.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包含工资、税收、利润的增加值分别增长了5.8%和4.6%,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了3.7%,人均工资性收入增长了5.8%。

三个维度经济数据在方向与程度不一致,给我们判断宏观经济趋势和经济复苏程度,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但将金融数据、财税数据和统计数据综合起来看,总量上金融与财税数据在收缩,统计数据在增长。关系到个人和企业收入的数据上,金融数据、财税数据在减少,统计数据在增加。

二、从经济领头羊上海的消费数据看,原始的统计数据应该勾勒出了经济紧缩的烈度。

我们常说,北京是中国的政治心脏,上海是中国的经济心脏。全国的统计数据或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或者离基层较远,可能会受到一些畸变或者扭曲。

上海的数据离经济一线更近,特别是消费这一块,不仅贴近市场,也贴近我们的生活,通过观察上海,或许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把握目前的宏观经济趋势和温度。

2024年6月,中国经济规模最大的城市上海的社会商品零售额下降了9.4%,其中商品零售额下降9.6%,餐饮下降6.5%。这是自2022年春季两个月的疫情封锁以来最糟糕的月度数据,表明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的消费,仍然疲软。

更为严重的是,根据上海统计局的数据, 6月份所有类别的零售额都有所下降,其中日用品和耐用品的销售额下降了13.5%,吃的商品和穿的商品也分别下降了1.7%和5%。中国最繁华的城市居民,消费已经回落到可以用节衣缩食来形容了。

6月份是上半年上海消费最低迷的一个月。从整个上半年来看,上海的宏观经济也笼罩在消费收缩之中,表现出与全国乐观的消费数据完全相反的趋势。

上半年,全国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了3.7%,但上海上半年下降了2.3%。其中商品零售全国增长了3.2%,餐饮消费全国增长了7.9%。但上海分别下降了2.1%和3.6%。

分类看,每一个类别的消费,上海都与全国呈现了完全背离的趋势。上半年,吃的商品,全国增长了9.2%,上海仅增长2%;穿的商品,全国增长了1.3%,上海下降了1.9%;用的商品,全国增长了2.9%,上海下降了4.9%。

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角度看,上海的数据与全国比较,也有极大的差距。上半年,全国人均消费支出13601元,同比增长6.8%。上海人均消费支出26341元,同比增长仅0.7%。

或许,有些城市从统计数据看,比上海要乐观很多。但三郎相信,上海作为我们经济领头羊,其经济表现即使不能够领先其他地方,也不至于明显落后。如果表现为数据上的落后,其因素大概率为数据质量,而非实际的经济状况。

三、消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最短板,也将是制约经济复苏的最大困难。

去年以来,高收入行业开始裁员、降薪,加入收入不稳定并且人均收入越来越低的网约车驾驶员、快递员、送餐员等灵活就业大军的人,持续增长。就业人员结构向低收入和低社会保障覆盖率的灵活就业人员倾斜,不仅给收入增长带来了困难,也降低了全国的社会保障水平。

在收入和社保两个因素的冲击下,人们的消费变得更为保守,消费所能转化的供给比率更低,导致企业产成品库存增加,全社会经济循环速度降低,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变慢,社会沉没成本增加,收益减少,宏观经济失去了扩张的动能,增加了收缩的自主本能。

但从目前的所有经济政策和改革措施来看,几乎所有的政策过程都是一如既往地借助生产端来实施。即使是刺激消费的一些政策,比如消费补贴,都是通过企业来落实。

这种路径依赖导致我们无法有效地、快速地增加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家庭部门的购买能力,刺激家庭部门的需求欲望,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刺激消费的政策最后刺激了供给,压抑了消费。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