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

引用
1
来源
1.
http://www.knowcat.cn/p/20241227/2329275.html

乙型肝炎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肝脏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肝功能衰竭和肝癌。近年来,替诺福韦和复方甘草酸苷在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方面显示出良好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对比替诺福韦单药治疗和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的效果,探讨了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

乙型肝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肝脏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每天至少几十万人死于此疾病[1]。乙型肝炎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和干预,持续感染,就会导致患者肝组织细胞继续受损,导致肝功能严重下降,从而发展成为乙型肝炎肝硬化,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否则有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肝功能衰竭以及肝癌[2-4]。为探究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选取了10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患者肝硬化均处在失代偿期。均为本院2018年1~12月诊治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53例,男32例,女21例,年龄33~79岁,平均(55.0±7.8)岁,乙型肝炎病程1~22年,平均(10.32±1.13)年;观察组53例,男34例,女19例,年龄34~77岁,平均(55.5±7.3)岁,乙型肝炎病程1~22年,平均(10.32±1.13)年;两组患者年龄和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2015年版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的相关标准[5];乙型肝炎病史半年以上,ALT≥2倍正常值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ULN),TBIL<51μmoL,HBV-DNA均为阳性,血清HA、LN、PC-3至少有2项指标异常,半年内未接受过抗肝纤维化或抗病毒药物治疗。所有患者资料齐全,自愿参与本研究[6]。(2)排除标准:急性肝炎、药物性肝炎、其他病毒性肝炎及肝癌等患者;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禁忌证的患者;合并存在严重脏器疾病、免疫性疾病以及血液性疾病患者[7]。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采用替诺福韦[葛兰素史克(天津)有限公司,H20153090]进行治疗,口服,每天1次,每次剂量为300mg。观察组采用替诺福韦+复方甘草酸苷方案治疗,替诺福韦和对照组方案一致,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J20130071)静脉滴注,剂量100mL,与200mL 5%的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滴注,每天1次,连续注射1个月。1个月之后改为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与注射液同公司,J20130077,每天口服三次,每次3片。连续服用11个月。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年,观察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ALT、AST、Tbil、ALB)、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HA、LN、PC-3)、HBV-DNA转阴率情况以及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HBV-DNA变化(治疗后6个月血清HBV-DNA下降幅度以及治疗后12个月血清HBV-DNA下降幅度)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生化指标比较(x ± s)

2.2 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血清肝纤维化指标比较(x ± s)

2.3 两组患者HBV-DNA转阴率比较分析

观察组53例患者当中,47例患者转阴,转阴率为88.68%,对照组53例患者当中,35例患者转阴,转阴率为66.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45,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HBV-DNA变化比较

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来说,临床治疗的原则就是抗病毒和抗肝纤维化[8-9]。替诺福韦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常用药物,具有比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并且耐药率非常低[10],有研究指出,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长期采用替诺福韦治疗,有可能使患者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发生逆转[11-12]。复方甘草酸苷的主要作用就是抗炎、抗肝纤维化,用药之后可以抑制肝星状细胞的增殖与胶原纤维,减慢它们间的合成速度,从而实现抗肝纤维化的目标[13-14]。我院对接收治疗的部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血清HBV- DNA下降幅度比较(x ± s,%)

本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水平均发生明显变化,且观察组变化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得到更为明显的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转阴率为88.68%,对照组转阴率为66.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两组患者的血清HBV-DNA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与陈红敏等[15]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这说明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治疗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采用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方案进行治疗,效果确切,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王贵强, 侯金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2): 2648-2686.
[2] 李兰娟, 郑树森. 肝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3] 张文宏, 陈赛娟. 传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4]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6): 783-804.
[5]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6): 783-804.
[6] 李兰娟, 郑树森. 肝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7] 张文宏, 陈赛娟. 传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8]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6): 783-804.
[9] 王贵强, 侯金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2): 2648-2686.
[10] 李兰娟, 郑树森. 肝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1] 张文宏, 陈赛娟. 传染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8.
[12]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19, 22(6): 783-804.
[13] 王贵强, 侯金林. 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9年版)[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 35(12): 2648-2686.
[14] 李兰娟, 郑树森. 肝病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15] 陈红敏, 等. 替诺福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研究[J].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8, 34(10): 2132-2136.

本文原文来自知猫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